提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提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趙女不冶容,提籠晝成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清漳明府侄聿
- 終愿惠金液,提攜凌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隨州紫陽先生壁
- 山僧自覺菩提長,心境都將付臥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過所畫枯木竹石三首
- 斬蛟聞猛烈,提劍想崎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木櫪觀
- 搏取置笥中,提攜反茅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余自城中還道中云氣自山中來如群馬奔突以手
- 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抑
- 掘劍知埋獄,提刀見發(fā)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見敕目,薛三璩授司議郎,畢
- 督領(lǐng)不無人,提攜頗在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
- 冥寞憐香骨,提攜近玉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鏡
- 欲寄江湖客,提攜日月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豎子至
- 消渴今如在,提攜愧老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蘇徯(赴湖南幕)
- 看燈元是菩提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看燈元是菩提葉
- 依然曾說菩提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看燈元是菩提葉
- 促織不成章,提壺但聞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意詩五首
- 為感長情人,提攜同到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情
- 百千萬劫菩提種,八十三年功德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缽塔院如大師
- 東臺御史多提舉,莫按金章系布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姚侍御見過戲贈
- 君子死知己,提劍出燕京;素驥鳴廣陌,慷慨送我行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荊軻
- 高文會隋季,提劍徇天意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感懷詩一首 時(shí)滄州用兵。
- 花前雖病亦提壺,數(shù)調(diào)持觴興有無? -- 出自唐·杜牧·對花微疾不飲呈坐中諸公
- 首路龍旗盛,提封虎節(jié)嚴(yán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鄆州知府宋諫議
- 附尾方瞠若,提刀獨(dú)砉然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莘老
- 再期永日閑,提挈移中庖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
- 昔年懷壯氣,提戈初仗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經(jīng)破薛舉戰(zhàn)地
- 弱齡逢運(yùn)改,提劍郁匡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幸武功慶善宮
- 兩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符讀書城南
- 脫褲嗔人儉,提壺侑我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發(fā)楊港渡入交石夾四首
- 老身無用難提挈,尚有兒曹累使令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
- 曉喚郭橐駝,提耳細(xì)細(xì)言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周元吉左司東省培竹
- 奔走來船里,提攜入袖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自金陵得郡西歸,曉發(fā)梅根市,舟中望九華山
- 點(diǎn)檢張儀舌,提攜傅說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
- 迢遞離荒服,提攜到近京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哭女樊四十韻
- 從來赤管筆,提向幕中稀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高員外赴淄青使幕
- 伊昔家臨淄,提攜弄齊瑟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徐干
- 更蒙厲鬼相提唱,此去山林屬當(dāng)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二月二十七日病後始能扶頭
- 佐劇勞黃綬,提綱疾素餐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,卻復(fù)憲臺充
- 艱難悲伏劍,提握喜懸衡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時(shí)謬蒙差攝海鹽令,聞王師
- 吹噓成羽翼,提握動芳馨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留上李右相(一作奉贈李右相林甫)
- 樹頭樹底勸提壺,南岡北岡教脫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坦夫見惠長句
- 掃除桀黠似提帚,制壓群豪若穿鼻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薛陽陶觱篥歌
- 〈司馬君實(shí)提舉嵩山崇福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
- 聞?wù)f許都統(tǒng),提兵過武昌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遇淮人問蘄黃之變哽噎淚下不能語許俊不解圍
- 放駕息朝歌,提爵止中山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古
- 豈有寄徑憂,提瓶無所適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合醬作
- 比戶仁聲入,提封喜氣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趙資政
- 今我樂閑放,提壺餉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醴與子才
- 當(dāng)年赤帝孫,提劍起蒿蓬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光武臺
- 復(fù)聞赤精子,提劍入咸京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火云飛上支提峰,路上石頭如火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花紅柳綠菩提相,燕語鶯啼般若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醉作觀音像仍為書贊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