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我們都沒有錯只是風吹散了承諾第二部 -- 出自··
- 彤史年來不絕書,三朝德化婦承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后閣六首
- 戎狄是膺,荊舒是懲,則莫我敢承!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但愿長圓如此夜,人情未必看承別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 中秋寄遠
- 歸霞帔拖蜀帳昏,嫣紅落粉罷承恩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牡丹種曲
- 沉香火暖茱萸煙,酒觥綰帶新承歡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屏風曲
- 沈香火暖茱萸煙,酒觥綰帶新承歡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屏風曲
- 忽領簿書游太學,寧勞侍從厭承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楊八拾遺
- 況子多才兼美行,薦章期即達承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楊君之任永康
- 莫笑杭州別駕村,昔曾柱下數承恩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酒與泗州太守張朝請
- 舉似老夫新句子,看渠桃杏敢承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垂絲海棠盛開
- 為愛東坡題八境,卻同嚴助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贛守張子智舍人寄詩送酒,和韻謝之
- 碧落仙人出作州,青原詩伯佐承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七字敬餞周彥敷府判直閣之官虎城
- 主第侯家最難見,挼歌按曲皆承詔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五弦彈
- 眾里遙拋新摘子,在前收得便承恩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巧畫蛾眉獨出群,當時人道便承恩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宮詞
- 我時少年豈知道,因緣父兄愿承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歐陽辯
- 虞淵谽谺納歸日,金樞吐月相承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用前韻
- 直為君恩催造膝,東方辨色謁承明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出入西垣與內廷,十年四度直承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出守黃州上史館相公
- 人心世態太浮靡,庶幾治象猶承平,如今風景那可評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夜夢在舊京忽聞賣花聲有感至于慟哭覺而淚滿
- 玉座凄涼游帝京,悲翁回首望承明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八月五日歌
- 有崇而岡,有大而陵,公壽考是承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上許州呂相公嗣崧許康詩二首·嗣崧詩
- 左右漢臣聊作帥,非緣侍從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王龍圖鎮秦亭
- 御史英名世罕儔,峨冠聊復漸承流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施徽州二首
- 中歲分符典石城,兩朝趨陛謁承明。 -- 出自唐·苗發·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(孫父曾牧此州,因寄家
- 學似楊雄老天祿,才如嚴助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邵興宗再還館
- 吾劍非凡,玉皇宣賜,非吾誰敢承當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
- 歲維二月巡燕晉,留京結撰親承旨,歸來長卷已構成,儼置余杭在棐幾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董邦達西湖圖
- 寡悔到頭終得祿,不恒自古或承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開元余兄儒術誤身
- 大似有緣乘下澤,多應無分直承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
- [姑洗為徽]至哉坤元,乃順承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
- 崇牙樹羽延調露,旋宮扣律掩承云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朝日樂章·舒和
- 恩賜殘骸得返耕,孤臣安敢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感
- 蘇二聰明真道著,杏花恐不敢承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
- 公等真堪起太平,我儂久已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漕庾兩使者絕句韻六首
- 邊地烽煙差向里,中州燈火尚承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燈夕二首
- 柱史荒壇僅有名,可能香火似承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蒙恩復畀明道祠寄呈趙克勤吏部三首
- 晚各為農同保社,昔偕謁帝入承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生日二首
- 薛守頗曾參道潔,志完何可欠承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潘柄
- 五畝季方榮獨樂,一麾侯豈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陪宋侯趙粹過倉部弟家園賓主有詩次韻二首
- 決取榮科歸舊里,板輿迎侍且承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黃夢得
- 欲識皇都春色動,兩宮和氣舜承堯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早歲聯名向千佛,如今接武事承華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中元日以春花數種送閻才元左司閻賦二絕句次
- 還是當時歌舞曲,今來何處最承恩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宮中二首
- 學畫蛾眉獨出群,當時人道便承恩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宮詞
- 四海徯公歸致主,方今天子舜承堯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投贈錢侍郎端禮三篇
- 不知何以遽得此,有賢太守方承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文伯喜雨
- 此時邊徼多戰聲,曳履謁帝登承明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
- 頭白監門掌來去,問頻多是最承恩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宮詞三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