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循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以我薄材思拊傴,賴君余教得因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學士
- 天上云龍期際會,山中猿鶴愧因循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書事呈韓布殿丞
- 咫尺云山便出塵,我生長日自因循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招徐宗偃畫松石
- 羲軒堯舜雖難復,湯武桓文尚可循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人吟
- 百病筋骸一老身,白頭今日愧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問人丐酒
- 閑倚晚風生悵望,靜留遲日學因循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芍藥
- 未出塵埃真落魄,不趨權勢正因循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
- 御舟早候運河濱,陸路行余水路循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登舟
- 乃知二徐尚鹵莽,治誤幾輩空因循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
- 但信此中深護慎,修行所愿勿因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折軸迷邦漫問津,行藏不斷只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請休致後閑書
- 神邑凡才日抗塵,早年聞道晚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慚愧
- 送行萬兔難密盡,歌此以旌良吏循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厭聞桑孔工掊克,少見龔黃出拊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仲晦除江西憲二首
- 碧帶黃麻呈縹緲,短竿長線弄因循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寄江東道友
- 閉閣草玄終寂寞,下車為政尚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十六兄先輩見寄
- 九十春光渾易老,二三子者莫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詩勉粹夫進學兼示諸子
- 軒冕儻來仍假借,功名難立更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龍隱巖
- 鎮撫四夷吾道在,可憐壯志日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嘉佑三年九月受命來嶺外七年十一月得請知濟
- 元元仰首望德澤,惟愿陛下無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揚大水
- 昔人謂書乃心畫,浮沉直撓皆相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
- 惟應民瘼開陳切,故遣分符驗撫循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壽定叟弟
- 制書丁寧示招納,符檄旁午申拊循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
- 此邦祗似唐時古,我輩當如漢吏循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會長沙十二縣宰
- 恤章峻直寧王寶,治行高推漢吏循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挽順慶使君寶章李十三丈二首
- 老懷不似少時好,對花默默仍循循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王文州梅花韻
- 好把雄姿渾世塵,一場閑事莫因循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游俠兒
- 平生事,忠與孝,但圖忠、云路莫因循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木蘭花慢 會有詔止征南之行,復以木蘭花慢
- 飄緲蓬壺隔俗塵,塵中日月易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呈趙侍郎
- 又風東風吹路塵,傷心紅紫易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晚春即事
- 天低日近偏臨照,士曠人稀費撫循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師道弟守德慶
- 衣錦榮名雖烜赫,掛冠高節莫因循。 -- 出自宋·崔子厚·句
- 坦然寬德是居身,又有疲甿要拊循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借韻呈寬堂
- 萬物由來備一身,要教純熟在持循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貴方韻
- 隨緣任運勤收斂,補過知幾暗省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謝張老山御史慶予七二
- 大賢易鎮朝廷重,巴峽窮愁要撫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上曾安撫二首
- 我到明年加一倍,如何此際尚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擬白樂天題贈定光上人
- 一別俄然十二春,男兒志氣可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黃通有詩見寄因以答之
- 輔主中興劃懋功,削平僭叛黨一循公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李絳裴度
- 坑土焚書已促秦,前途覆轍又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漢黨錮
- 梅潦因仍不計旬,舟車屢易敢因循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送汪時法歸金華
- 相見相從道自親,妙高峰頂謾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琉書記還長樂
- 話頭講明有定見,不與奸諂相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釋居簡·哀三城
- 薩埵裝嚴已現成,才僧恰合去游循。 -- 出自宋·釋文雅·臨終偈
- 千圣靈機不易親,龍生龍子莫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庭前柏樹子
- 德不孤兮必有鄰,四明留住是因循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寄送疑長老
- 坐致太平今日事,中興寶運喜環循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李璮歸國
- 物態未妍寒瑟縮,人生易老事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花朝
- 秋雁聲中休鹵莽,雪梅枝上莫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石魚樓
- 積深千萬弊,任止二三年茍且姑循舊,嗟咨亦屢傳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明堂禮成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