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曉風催我掛帆行,綠漲春蕪岸欲平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曉過鴛湖
- 不效艾符趨習俗,但祈蒲酒話升平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端午日
- “馬上相逢無紙筆,憑君傳語報平安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詩詞名句鑒賞:“今夜不知何處宿,平沙萬里絕人煙。” -- 出自··
- “河山北枕秦關險,驛路西連漢畤平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傳聞塞外千君長,欲趁新年賀太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皇太后閣六首
- 自盩厔東南行二十余里,朝謁太平宮二圣御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(李衛公北都童子寺竹,寺僧日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西省種竹
- 山圍故國城空在,潮打西陵意未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仲
- 盛衰閱過君應笑,寵辱年來我亦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致仕張郎中春晝
- 功成惟欲善持盈,可嘆前王恃太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三絕句
- 青蓋一歸無覓處,只留雙檜待升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
- 籃輿三日山中行,山中信美少曠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海會寺
- 薄雪初消野未耕,賣薪買酒看升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元侍飲樓上三首呈同列
- 時臨泗水照星星,微風不起鏡面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劉涇
- 眉間冰雪照淮明,筆下波瀾老欲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泗上喜見張嘉父二首
- 獨使至尊憂社稷,諸君何以答升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將五首
- 向公泣血灑行殿,佐佑卿相乾坤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惜別行,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
- 綿州副使著柘黃,我卿掃除即日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作花卿歌
- 二月六夜春水生,門前小灘渾欲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春水生二絕
- 天子亦應厭奔走,群公固合思升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釋悶
- 相攪相淘無歇日,會教東海一時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浪淘沙
- 相攪相淘無歇日,會交山海一時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曲歌辭·浪淘沙
- 二十有九即帝位,三十有五致太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七德舞-美撥亂,陳王業也
- 南出鼎門十八里,莊店邐迤橋道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,醉中狂歌,凡
- 酒魔降伏終須盡,詩債填還亦欲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齋戒
- 自知氣發每因情,情在何由氣得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病氣
- 娃宮屟廊尋已傾,硯池香徑又欲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靈巖寺
- 聞停歲仗軫皇情,應為淮西寇未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詔停歲仗憤然有感率爾成
- 四月天氣和且清,綠槐陰合沙堤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七言十二句贈駕部吳郎中七兄
- 聞君政化甚圣明,欲感人心致太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驃國樂-欲王化之先邇后遠也
- 月夜若為游曲水,花時那忍到升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予與故刑部李侍郎早結道友,以藥術為事,與
- 春來眼暗少心情,點盡黃連尚未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得錢舍人書問眼疾
- 綸巾發少渾欹仄,籃輿肩齊甚穩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陜府王大夫相迎偶贈
- 迸水定侵香案濕,雨花應共石床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
- 長沙不久留才子,賈誼何須吊屈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楊少府貶郴州
- 晚雨秋陰酒乍醒,感時心緒杳難平。 -- 出自唐·李煜·九月十日偶書
- 都護近來長不調,年年烽火報生平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古北口
- 剖心莫寫孤臣憤,抉眼終看此虜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憤
- 晚悟一條差似可,孤舟漁火看潮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大面山前秋笛清,細腰宮畔暮灘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皋夔事業今何有,且與心君致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散發林間萬事輕,夢魂安穩氣和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老人頹惰雖堪笑,終勝胸中懷不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起
- 何時擁馬橫戈去,聊為君王護北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懷
- 風麟久伏應爭奮,勉為明時頌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有感
- 抱痾不死躋高壽,遇亂能全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嘲
- 祥符西祀曾迎駕,惆悵無人說太平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夢中作
- 西山破曉兩眉青,南浦無風一鏡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
- 聊置尊罍師北海,盡除屏障學東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