幡在第1個字的詩句
幡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幡幡瓠葉,采之亨之,君子有酒,酌言嘗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瓠葉
- 幡蓋向風疑舞袖,鏡燈臨曉似妝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樂天題真娘墓
- 幡長回遠吹,窗虛含曉風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長安寺
- 幡竿嶺帶鷓鴣山,雪後霜前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云際寺前山頂卻望幡竿、鷓鴣諸山二首
- 幡影中天飏,鐘聲下界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大云寺二十韻
- 幡幡跡雖遠,耿耿心不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知府秘書遣帳下持新詩追路贈行,輒次韻寄上
- 幡然復謝去,肯受一官縶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過彭澤
- 幡然脫去萬鐘祿,心儀高遠如翔鴻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
- 幡搖度鳥驚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同泰寺浮圖詩
- 幡條玉龍扣,殿角金虬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孤園寺
- 幡旗如鳥翼,甲胄似魚鱗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戰城南
- 幡兒勝兒都姑媂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笙歌間錯華筵啟
- 幡起煙中剎,雞鳴林外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近清明二首
- 幡塵畫漸微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游巴陵空寺詩
- 幡虹遙合彩,定水迥分暉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
- 幡影分來半廊月,磬聲敲破一林秋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宿南峰寺
- 幡翣離三殿,簫笳接兩都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詩十首
- 幡然繞空去,云霧變俄頃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繞飛泉山入東谷飲古井
- 幡北燈花動,城西雪霰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寒食宿先天寺無可上人房
- 幡然遠行時,崇望歸朝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哭吳縣房聳明府
- 幡幢列縹緲,環佩搖丁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湘竹有題
- 幡燈古殿夜,霜霰大椿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經吳平觀
- 幡然歸首陽,不厭薇蕨新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諺之
- 幡影伽藍古,鈴聲窣堵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晚十詠·多病
- 幡然玉京去,佇聽朝陽鳳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送李司錄西赴
- 幡然賡長謠,培塿隘齊魯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梁甫吟
- 幡然掛章紱,遽作臥江湖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
- 幡然要識朝廷意,易此方明父子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趙著作
- 幡風胥動兩無憑,細詮此證歸禪伯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雙井
- 幡然攜取名節,錦繡蜀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三十作龍首
- 幡影重門靜,苔痕小篆荒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香奩體
- 幡影風生樹,鐘聲月在樓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夜過蕭寺
- 幡然棄舊習,布裙牽鹿車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詠史八首·鮑宣妻
- 幡裊欹竿三丈赤,溪分荒藻數叢青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淫祀
- 幡花撲凈地,臺殿印晴空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答蕭建
- 幡飏虛無里,星生杳靄中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宿普濟寺
- 幡旗既赫赫,鉦鼓何锽锽。 -- 出自唐·金真德·太平詩
- 幡映宮墻動,香從御苑來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宿安國簡公院(一作安國寺靜居法師故院)
- 幡花寶蓋滿青川,祈禱迎來圣半千。 -- 出自唐·吳越僧·武肅王有旨,石橋設齋會,進一詩,共六首
- 幡影{左風右日}晴空,溪光澄暮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舟次游干元寺
- 幡然愿執弟子禮,拿舟自入長陽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詩
- 幡然不憚延陵去,季子清風百世浮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羅季能還延陵鎮
- 幡然正應側席求,東行西行寧久留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趙玉甫赴穿山監場
- 幡然為舍釣魚竿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題嚴子陵釣臺
- 幡然盡改亂亡事,斬新為輯和平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上十韻
- 幡影捎天近,鐘聲落谷微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東巖精舍
- 幡然霖雨手,猶帶御爐馨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詩挽史魏公
- 幡花寶蓋滿清川,祈禱迎來圣半千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
- 幡轉玉繩光影旋,杯銜金鏡酒痕圓。 -- 出自宋·釋仲殊·題翠麓亭
- 幡花圍書永,鐘梵度宵長。 -- 出自宋·宋敏求·題名提院靜照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