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帆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春風舉國裁宮錦,半作障泥半作帆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隋宮 / 隋堤
- 臥看落月橫千丈,起喚清風得半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慈湖夾阻風五首
- 云流千里遠,(以上蕭瑜)人對一帆輕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言排律·湘江漫游聯句
- 五年起家列霜戟,一日過海收風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魏將軍歌
- 硤口烹豬賽龍廟,沙頭伐鼓掛風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昔
- 已作沉舟君勿嘆,年來何止閱千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殘春
- 惟恨題詩無逸氣,媿君陣馬與風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簡譚德稱排悶
- 閣涵空翠連衡阜,門枕寒江落楚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鄭革先輩賜第南歸
- 廟前晚色連寒水,天外斜陽帶遠帆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老君廟
- 未放人扶下江柁,卻教眼看上江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仲冬詔追造朝供尚書郎職舟行阻風青泥三首
- 卻愁路盡風猶剩,回納清風與破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安仁市得風掛帆二首
- 起來職事惟洗面,此外功名是掛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側溪解纜
- 寺門連內繞丹巖,下界云開數過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奉同曾郎中題石甕寺得嵌韻
- 青山不斷三湘道,飛鳥空隨萬里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孫逸歸廬山(得帆字)
- 更欲攜君虎丘寺,不知方伯望征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秦系赴潤州
- 送君江浦已惆悵,更上西樓看遠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王校書
- 如何計吏窮于鳥,欲望仙都舉一帆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寄題鏡巖周尊師所居
- 林下猿垂窺滌硯,巖前鹿臥看收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浣溪沙
- 孤峰中流分江南,馬當大雷無一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花巖頌彭澤三巖
- 須知美酒烏程到,遙見新塍一片帆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
- 芳草城隅綠映衫,鳳池坊北好抽帆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四
- 牡丹恰則開園,荼廝句,便下得、一帆千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祝英臺近·掩琵琶
- 病馬漫勞追十駕,沉舟猶恐觸千帆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答叔子
- 怨歸定對王孫草,無恙應隨散騎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鄭天休
- 春城春雨綠春潭,冉冉歸舟上去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朱元弼
- 半夜江城久已諳,白眠眠處落煙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次韻
- 江北塵高戰鼓酣,惜無赤壁順風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無題二首
- 疇昔奇君志不凡,天風萬里送云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丁南一
- 望見蓬萊吾足矣,逆風不慮更吹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方具免牘走筆次竹溪中書韻
- 今朝死向中華地,猶上阿蘇望海帆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龕山凱歌六首(為吳縣史鼎庵)
- 鷹拿群雀翻遭網,舟駕長風忽斷帆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蘇宣甫
- 早晚扁舟逐孤雁,一江秋色掛吳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呈陳尚志
- 山頭畫舸誰安楫,我欲看公使石帆。 -- 出自宋·李邴·慶老石帆庵
- 汴水日馳三百里,扁舟東下更開帆。 -- 出自宋·韓駒·夜泊寧陵
- 更煩頻向沙頭望,望我西風出峽帆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何元英出峽三絕
- 斯篇疾讀林宗意,快甚長風破浪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
- 永念陸趨今弗獲,垂云安得倚天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
- 會待腥膻掃巢穴,舳艫北首掛征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
- 從來筏喻今饒益,杯渡須知鄙鐵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
- 漁舟不與人供畫,獨駕云濤月滿帆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臘雷春雪示吉甫
- 霸業荒涼遺堞墜,但蒼崖、日閱征帆渡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賀新郎·吊古城頭去
- 同舍幾何俄話別,可堪目力送風帆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子固吏部帥合肥
- 欲向西陵尋宿草,秋風何日送歸帆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張運使挽詞
- 雨后只愁風力健,江空無計款歸帆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送蓬丘山人張以道歸吉州
- 去載還自嶓冢江,女蝸溪頭才落帆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簡康侄求先君石山
- 才似過都空萬馬,又驚倚岸閱千帆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給於詩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
- 想當年、龍舟鳳?,樂宸游、搖曳錦帆斜。 -- 出自宋·湯恢·八聲甘州·想當年
- 只憑一醉進未得,更借高風吹片帆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酒歌
- 寒風蕭瑟楚江南,記室戎裝掛錦帆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元帥書記高郎中出為婺源建威軍使
- 寒風蕭瑟楚江南,記室戎裝掛錦帆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無帥書記高郎中出為婺源建威軍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