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帆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玉璽不緣歸日角[1],錦帆應(yīng)是到天涯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隋宮
- 江平無風面如鏡,日午樓船帆影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觀潮
- 少年輕事鎮(zhèn)南來,水怒如山帆正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彭蠡
- 梳洗罷,獨倚望江樓:過盡千帆皆不是,斜暉脈脈水悠悠,腸斷白蘋洲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憶江南·梳洗罷
- 小雨藏山客坐久,長江接天帆到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落星寺四首
- 細縠春波,微痕秋月,曾認片帆來去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喜遷鶯·煙空白鷺
- 別浦潮平,小山云斷,十幅飽帆風快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菱花怨
- 旋整蘭舟,多攜芳醞,笑里輕帆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念奴嬌·素秋天氣
- 綠暗汀洲三月暮,落花風靜帆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綠暗汀洲三月暮
- 昨夜一江風色好,平明秋浦帆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臨江仙·自古齊山重九勝
- 長船刻玉流霞動,快引不須帆櫓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魯直文潛飲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觀仲韻
- 檣午如林出煙浦,酒船遠與帆低昂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隆興甲申歲閏月游焦山
- 尺書雁斷歲行盡,五兩風輕帆去遲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舟中偶作
- 掛月催程,收風借泊,休憶征帆已遠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齊天樂·十洲三島曾行處
- 清洛日日換好懷,飛英又掠帆影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將至宋先寄相之二首
- 頻與東風商略,幾時送我歸帆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別浦遠來舟圖
- 輶軒載攬,虎節(jié)嚴持,談笑掛帆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選冠子·細柳排空
- 杯行欸乃歌聲底,客坐參差帆影間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次韻答友人四首
- 渺渺西江流水,翩翩北客征帆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西江月·渺渺西江流水
- 九江風高浪如屋,萬里扁舟帆一幅,夢魂先繞湖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楊元功
- 景物悲涼,楚天澄淡,過盡歸帆影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永遇樂·秋滿衡皋
- 皇華使者拜捧徽書,萬里習帆上南斗,岷發(fā)報上下十六城,后先持節(jié)知幾人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周憲使
- 花信風高,苕溪月冷,明日云帆天遠。 -- 出自宋·劉瀾·齊天樂·玉釵分向金華後
- 紫芡波寒,青蕪煙淡,南浦云帆縹緲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氐州第一
- 思發(fā)花前,人歸雁後,誤記歸帆天際舟。 -- 出自宋·陳坦之·沁園春·睡起聞鶯
- 分明仙仗崆峒過,又化作,歸帆杳杳。 -- 出自宋·彭履道·疏影·銀云縹緲
- 擷得江蘺寄遠,向天角歇孤帆,且行行休矣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角招 次黃伯陽苕溪夭中韻
- 小住雖佳,還堪就否,催得云帆縹緲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齊天樂 送馬德昌
- 波香羨殺采蓮曲,卻見長江帆影過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高橋行
- 山開兩峽云來暝,灘急一江帆到遲。 -- 出自宋·陶遷·題清芬閣二首
- 君不見去年今日海子頭,花帆錦纜黃龍舟。 -- 出自明·戴冠·競渡曲
- 三月臨平山下宿,沙棠一舟帆數(shù)幅。 -- 出自明·平野襄公·長安壩河道中
- 雁浦煙波漁笛,龍陽風雨歸帆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岳陽晚興(四首)
- 漁人捕得燔枯處,急雨打船帆影空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橫河打魚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