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在第4個字的詩句
巴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“迢遞三巴路,羈危萬里身”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清晨登巴陵,周覽無不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登巴陵望洞庭
- 積骨成巴陵,遺言聞楚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
- 辯折田巴生,心齊魯連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江山有巴蜀,棟宇自齊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兜率寺
- 不寐防巴虎,全生狎楚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峽
- 瘧病餐巴水,瘡痍老蜀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
- 錦水通巴峽,香山對洛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,感戚在懷,見寄
- 今春自巴峽,萬里平安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對酒示行簡
- 際曉投巴峽,馀春憶帝京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曉行巴峽
- 那更是、巴東江上,楚山千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滿江紅·疏蕊幽香
- 壯士埋巴峽,孤身臥海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昔
- 七澤三巴日月長,即今萬事付茫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書懹
- 此去三巴路,無猿亦斷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風
- 殘年走巴峽,辛苦為斗米,遠沖三伏熱,前指九月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投梁參政
- 一官始巴(上棘下火),剡曲歸何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之廣都憩鐵像院
- 盡道三巴遠,那無一紙書?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久旱忽大雨涼甚小飲醉眠覺而有作
- 寶師本巴蜀,浪跡游淮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僧歸遂州
- --韓愈吟巴山犖嶨,說楚波堆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會合聯句
- 逼迫走巴蠻,恩愛座上離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寄崔二十七立之
- 地是三巴俗,人非百里材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餞鄭安陽入蜀
- 況復三巴外,仍逢萬里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別嶺南熊判官
- 傳聞下巴陵,瀝酒喜無恙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待千巖
- 眾聽喜巴唱,獨醒愁楚顏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退居
- 憶昔謫巴蠻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浪淘沙·憶昔謫巴蠻
- 張侯起巴渝,翼若垂天鵬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張天覺得登字
- 一麾守巴峽,雙柩還故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
- 散漫愁巴峽,徘徊戀楚君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巫山神女
- 地險三巴口,江流百折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峽州陳廉秘丞三首
- 驛騎傳巴徼,詩筒達魯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奉和濟川代書三十韻寄諸同舍
- 漢時欒巴七十七,紅爐煉就一朱橘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周龐齋居士
- 牧童唱巴歌,野老亦獻嘲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空靈山應田叟
- 望剎經巴寺,持瓶向蜀關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少微上人入蜀
- 帆影緣巴字,鐘聲出漢州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友人游蜀
- 千里向巴東,青山不可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劉子思殿丞宰巫山
- 歌將聽巴人,舞欲教渝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子野屯田知渝州
- 滿國和巴人,若士誰與知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建除體二首答黃魯直教授
- 山缺通巴峽,江流帶楚檣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寄金州姚使君員外
- 曾宿三巴路,今來不愿聽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猿
- 巫峽見巴東,迢迢半出空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君不見巴丘古城如培塿,魯肅當年萬人守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里翁行
- 長蛇衄巴漢,驥馬絕淮淝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行經孫氏陵詩
- 道路連巴塞,風煙接楚丘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東歸再經峽口
- 尚記得、巴山夜雨,耿無語、共說生平,都付陶詩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塞翁吟·交到無心處
- 酒熟飛巴雨,丹成見海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春尋柳先生
- 連年走巴蜀,性命實如絲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感舊
- 當時寫巴曲,本擬書數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答吳尚書
- 江曉流巴字,山晴聳劍峰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
- 杯來轉巴字,客坐繞方流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·泛觴泉
- 仙客老,巴園橘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同(案原無同字,茲從丁本鈔)鄭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