巉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巉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小山連綿向江開,碧峰巉巖綠水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白毫子歌
- 溪山愈好意無厭,上到巉第幾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
- 夢(mèng)里騎驢華山去,破云巉絕數(shù)峰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高人采藥來禹穴,骨瘦巉然鬢眉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稽山雪
- 樓臺(tái)是處可見月,無此巉巉群玉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寺樓月夜醉中戲作
- 南山郁郁舊可愛,千仞巉巖如刻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霜二首
- 潮遣先驅(qū)壯,聲吞絕島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到龍山頭
- 最愛檐前絕奇處,江心巉然景純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金山妙高堂
- 趙璧五弦彈徵調(diào),徵聲巉絕何清峭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五弦彈
- 朝看金疊疊,暮看紫巉巉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何處仙翁舊隱居,青蓮巉絕似蓬壺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孫真人庵
- 衡山紫蓋連延處,一峰巉絕擎玉宇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天柱峰
- 壅泉教咽咽,壘石放巉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宋先輩
- 上天下地似探梯,怪石巉巖襯馬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玉笥山
- 屏風(fēng)若欲相攙見,合把巉巖與畫工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易從上人山亭
- 溪石膠船秋瀨微,南山巉空勢(shì)峨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人移知賀州
- 雨余幽沼凈,霞散遠(yuǎn)峰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
- 長(zhǎng)翁波濤萬頃陂,少翁巉秀千尋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(zèng)李德載二首
- 應(yīng)勞北歸夢(mèng),山路正巉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維舟秦淮過溫州李給事宅
- 朝廷織悉收遺老,筆勢(shì)巉巖壓后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代人和孟羽
- 冬曹尹君真好事,自掃巉巖鑿蒼翠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(有序)
- 師也西南人,嘗居彼巉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贈(zèng)日新禪師
- 衡陽雙峽插天峻,青壁巉巉萬馀仞。 -- 出自唐·王邕頁·懷素上人草書歌(一本作王邕詩,今從統(tǒng)簽另
- 水聲噴薄如孤瀉,山勢(shì)巉巖復(fù)對(duì)盤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涵碧閣東陽山水佳處予聞且久獨(dú)未能往近得進(jìn)
- 猿坐泬寥猶嘯詫,雁驚巉絕故飛還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上外朝山
- 我生素乏兒女姿,面上巉巖聳山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元丹歌贈(zèng)會(huì)稽陳處士
- 荊溪之山環(huán)千峰,摩空巉絕相爭(zhēng)雄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外舅莊子尚生辰
- 萬頃淵深連渤澥,千尋巉刻對(duì)峨眉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再次前韻二首呈士秀
- 畫閣團(tuán)團(tuán)真鐵甕,堵闊巉巖齊石壁。 -- 出自唐·顧云·筑城篇
- 空庭月白樹陰多,崖石巉巖似缽羅。 -- 出自清·錢曾·秋夜宿破山寺絕句
- 深林叢薄不可度,熊貔巉巖兮向我怒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猛虎行
- 細(xì)觀此畫尤崛奇,兩觀巉巖無剩肉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題自寫蘇黃像
- 問君西游何歸期,長(zhǎng)途巉巖不可思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送江端伯之隆興
- 龍門鑿斷工有馀,劖劃巉巖開灑落。 -- 出自宋·董與幾·題澹山巖
- 野橋?yàn)t灑泉如雪,石壁巉巖蘚自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遁翁吳山長(zhǎng)孔昭三首
- 名山今日始攀躋,峭壁巉崖路欲迷。 -- 出自宋·羅榮祖·登齊云和祖天錫公韻
- 山如濃翠擁高鬟,石壁巉然不可攀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歸得十絕
- 洞庭山連震澤水,怪石巉巖出波底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省中早出與同僚過譚文思西軒詠太湖石
- 吾徒本平曠,誰能事險(xiǎn)巉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別黃巖范令
- 夜來雨過蒼苔滑,莫向巉巖險(xiǎn)處行。 -- 出自宋·翁森·樵
- 驚湍瀑流飛辟歷,松根巉巖裂石壁。 -- 出自宋·張峋·玉華山
- 福山蒼蒼倚天碧,狼山巉巉生鐵色。 -- 出自元·成廷珪·長(zhǎng)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
- 金花束帶紅錦袍,玉骨巉巉眼雙碧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送吳知府之官雷州
- 道人卓錫愛名山,四面巉巖指顧閑。 -- 出自明·雪梅和尚·山居詩
- 朝看金疊疊,暮看紫巉巉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