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嵩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贈言若可重,實此輕華嵩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【上竹
- 朝飲潁川之清流,暮還嵩岑之紫煙,三十六峰長周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元丹丘歌
- 使人對此心緬邈,疑入嵩丘夢彩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
- 子由近買田陽翟,北望嵩山,甚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
- 富貴功名已兩忘,望高嵩華量包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南都趙少師
- 為君紙尾作行草,炯如嵩洛浮秋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更擬踟躕覓何事,不歸嵩洛作閑人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戊申歲暮詠懷三首
- 江魚朔雁長相憶,秦樹嵩云自不知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及第東歸次灞上,卻寄同年
- 秋風動地黃云暮,歸去嵩陽尋舊師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東還
- 看云廬阜屏風疊,采樂嵩山冠子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中原早晚胡塵靜,緱月嵩云要卜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旅次有贈
- 卻來過齊州,螘垤看青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安期篇
- 即事如已高,何必升華嵩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五月旦作和戴主簿
- ③郡邑經樊鄧,山河入嵩汝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辛大不及①
- 拂衣從此去,高步躡華嵩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東京留別諸公
- 兵符相印無心戀,洛水嵩云恣意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思黯見示小飲四韻
- 愿言挹風采,邈若窺華嵩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
- 豈若因農暇,閱武出轘嵩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出獵
- 郾城辭罷過襄城,潁水嵩山刮眼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過襄城
- 晚來常讀易,頃者欲還嵩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趙十四兄見訪
- 警乘還歸洛,吹簫亦上嵩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會真詩三十韻
- 初因怏怏薙卻頭,便繞嵩山寂師塔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志堅師
- 人間亦有妻兒在,拋向嵩陽古觀居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山人二首
- 曩懷沉遙江,衰思結秋嵩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懷
- 迢迢此恨杳無涯,楚澤嵩丘千里賒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
- 族大逾開魏,神高本降嵩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
- 已向青陽標四序,便從嵩岳應三臺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簡(一作荀)令生日
- 天壇王屋北侵河,高比嵩丘一倍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洛陽試院樓上新晴五絕
- 東歸猶得聯征騎,同上嵩高望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
- 飛旐西歸洛,新阡背倚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致政楊侍郎挽歌二首
- 徘徊未下日將西,遙望嵩陽煙景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緱山引
- 檻底臨丹葉,杯中倒碧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
- 飛檐危檻出林端,王屋嵩丘咫尺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邵堯夫霽登石閣
- 已煩谷水遠相送,更得嵩峰遙見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自澠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
- 公今三守三川地,咫盡嵩高未嘗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青云無忘白云在,便可嵩陽老此生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見少室
- 妙年秉愿逃俗紛,歸臥嵩丘弄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琴曲歌辭·綠竹引
- 位尊非借寇,神爽近維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趙令公西京留守
- 窗虛響廛澗,臺逈璨伊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新居成謝府尹王君貺尚書
- 九州環繞持棋枰,萬歲嵩高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登嵩項
- 黃塵滿目分不入,卻向嵩曲尋幽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前人之董氏館
- 信是怡神所,迢迢蔑華嵩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和翰林吳舍人兄弟西齋
- 橋橫潁岸淙幽碧,日下嵩云插倒紅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登師利寺文殊閣
- 我本家潁北,開門見維嵩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與諸公游濟瀆泛舟
- 幾時獻了相如賦,共向嵩山采茯苓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友人
- 此間兼吏隱,端不減游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知府寵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屨逍遙林水間
- 昔驅羸馬望嵩支,正值嵩陽躑躅春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覽楊樂道洛下諸詩
- 今君南去已足老,行看嵩少當吾廬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
- 寒廳吏散獨坐肅,遠對嵩少當檐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新鄭(即余堯臣也。可補余傳之闕)
- 聞道近遠思卜筑,好來嵩少共煙霞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韓君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