峭在第6個字的詩句
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漸覺東風料峭寒,青蒿黃韭試春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德孺
- 屏掩數峰臨峭絕,蛇蟠一徑入幽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嶺北片云生峭絕,橋東殘水漾淪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
- 徙木遺風雖峭刻,取材尚足當世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離堆伏龍祠觀孫太古畫英惠王像
- 我昔過釣臺,峭石插江淥;登堂拜嚴子,挹水薦秋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觀嚴光祠碑有感
- 空巖雞晨號,峭壁丹夜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武夷山
- 凄涼黃魔宮,峭絕白帝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赴官夔府書懷
- 古穴吹腥風,峭壁掛爪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龍門洞
- 戴雪數峰臨峭絕,浮花一水舞淪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靈鷲寺堂中然獨作禮開山定心尊者尊者唐人
- 未卜柴荊臨峭絕,且謀蓑笠釣荒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行魯壚梅市之間偶賦
- 高壓孤峰增峭絕,斜傾叢竹失枝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正月二十八日大雪過若耶溪至云門山中
- 細棧跨云縈峭絕,危橋飛柱插澄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上清延慶歸過丈人觀少留
- 兩岸青山刻峭成,一溪回曲篆紋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寶巖寺寒碧亭二首
- 昨夜何緣不峭寒,今農端要放晴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松江曉晴
- 冷露滴夢破,峭風梳骨寒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懷
- 金痍非戰痕,峭病方在茲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戲贈無本
- 法定禪房臨峭合,辟支靈塔冠層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
- 連日東風料峭寒,黃鸝聲斷梅花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謁仙行贈萬書記
- 亙魚天、寒生峭嶼,五湖秋曉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賀新郎 秋曉
- 明吞日月光,峭古崖壁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進道堂夜話
- 江水浸石壁,峭直無鳥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慈姥山石崖上竹鞭
- 秋水刷土骨,峭瘦如老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岸
- 削出青山根,峭立碧玉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三石筍
- 洛陽富文彩,峭拔四子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哀詩故太子中允知洛陽縣潁公
- 唐賢大歷後,峭壁刻名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庶子泉
- 遠道百草殞,峭覺寒風生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從軍行二首
- 觀顏面之峭峭兮,其秀猶有山水之余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聽其自陳論,峭拔不平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
- 鹽穴狂風號,峭壁濃嵐滴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
- 認奇字、摩挲峭石,聚萬景、只在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艤孤篷
- 寒威猶自清峭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又孤吟
- 靜見隴云生峭壁,寒知海氣入危樓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蒲左丞宗孟游虎丘二首
- 噴薄百丈泉,峭絕萬仞岸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王詹叔見寄
- 雨凄迷,風料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祝英臺近·雨凄迷
- 中有苦空人,峭健奇骨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贈城南觀音院庵主廣師
- 指岷峨、無邊峭碧,與君為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賀新郎·露洗秋光透
- 近裹古劍關,峭絕鳥莫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隆慶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夢與余賦詩堂上有何
- 眼有三角,頭峭五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姜道士歸南岳
- 無限青瑤攢峭壁,花木老,映西東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江城子·魚龍戲舞近幽宮
- 正值東風料峭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仙姿凝遠
- 醉倚香濃寒峭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鵲橋仙·靚妝艷態
- 古木傳聲連峭壁,一燈懸影過中宵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益上人
- 冷絮刀生削峭骨,冷齏斧破慰老牙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苦雪寄退之
- 直面雨輕風峭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如夢令·直面雨輕風峭
- 霜后峰巒添峭措,波間鷗鷺劇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歸歟老秋
- 漸枕上、風聲峭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青玉案·碧空暗淡同云繞
- 不是春寒料峭、怯東風。 -- 出自·王炎2·虞美人·鏡中失畫雙青鬢
- 更上危樓臨峭壁,時見疏林鳥飛白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和楊廷秀游蒲澗之什
- 飛泉半崖落,峭壁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
- 月到中峰碧峭深,露桃微重鶴移陰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夜宿桐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