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詩句
履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履聲如渡薄冰過,催粥華鯨守夜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凈因院
- 履帝武敏歆,攸介攸止,載震載夙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生民
- 履道西門有弊居,池塘竹樹繞君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履道西門二首
- 履道西門獨掩扉,官休病退客來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履道西門二首
- ]履道凄涼新第宅,宣城零落舊笙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與夢得偶同到敦詩宅感而題壁
- 履舄起交雜,杯盤散紛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詩二十三首·和新樓北園偶集,從孫公
- 履舄起交雜,杯盤散紛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新樓北園偶集
- 履舄從相近,謳吟任所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對酒吟
- 履道坊西角,官河曲北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履道新居二十韻
- 履穿衣弊窮居日,齒豁頭童大耋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定命
履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簪履事朝謁,神魂飛窅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待旦
- 杖履攜兒去,園亭借客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景仁游洛中
- 跪履數従圯下老,逸書閑問濟南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致仕張郎中春晝
- 敗履尚存東郭足,飛花又舞謫仙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見和前篇二首
- 跪履若可教,卜鄰應見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甫齋素祈雨不至二首
- )履道鑿池雖可致,玉川卷地若為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前
- 率履不越,遂視既發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長發
- 步履宜輕過,開筵得屢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庭草
- 整履步青蕪,荒庭日欲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徐步
- 簪履竟晴晝,畫戟插層霄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簪履竟晴晝
履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撞鐘履聲集,顛倒云山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,遶城觀荷花,登峴山亭
- 夜來履破裘穿縫,紅頰曲眉應入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鹽官部役戲呈同事兼寄述古
- 人只履猶雙,何曾得相似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情
- 新修履信第,初食尚書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夢游春詩一百韻
- [微之履信新居多水竹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予與微之,老而無子,發于言嘆,著在詩篇。
- 何言履道叟,便是滄浪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李盧二中丞各創山居,俱夸勝絕,然去城稍遠
- 歸來履道宅,下馬入柴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解印出公府
- 紫氈履寬穩,蹇步頗相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三適贈道友
- 晚從履道來歸府,街路雖長尹不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歸府
- 爰以履霜節,登高餞將歸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于王撫軍座送客
履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犯刑若履虎,不畏落爪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秦女休行
- 不同珠履三千客,別欲論交一片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贈竇長史
- 高人著履踏冷冽,飄拂巾帽真仙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長歌振履商,起舞帶索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九日閑居
- 君子所履,小人所視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大東
- 未為珠履客,已見白頭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
- 青氈劍履舊物,玉立侍天顏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韻,壽南澗
- 向來珠履玉簪人,頗覺斗量車載滿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 用韻答吳子似縣尉
- 持巾珠履攙稱賀,飛鞚貂璫押賜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壽朱文公
- 小頭鞋履窄衣裳,青黛點眉眉細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陽白發人-愍怨曠也
履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自笑東郭履,側慚狐白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趙太守悅
- 足著遠游履,首戴方山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嘲魯儒
- 足下遠游履,凌波生素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
- 敝衣破冠履,可憐范叔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
- 妻孥真敝履,脫棄何足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?或為蘇過作?
- 因隨化人履巨跡,得與仙兄躡飛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
- 野麋馴杖履,幽桂出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
- 只遣三千履,來游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甫齋素祈雨不至二首
- 有扁斯石,履之卑兮,之子之遠,俾我疧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白華
- 在我室兮,履我即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東方之日
履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堂上三千珠履客,甕中百斛金陵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
- 不遇關尹喜,履跡誰能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獨自披榛尋履跡,最先犯曉過朱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
- 不裹頭,又無履,相識雖多少知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老人行
- 樂只君子,福履綏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樛木
- 樂只君子,福履將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樛木
- 樂只君子,福履成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樛木
- 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小宛
- 羸骸將何適,履險顏益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水遣懷
- 炙手外炎炎,履冰中栗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出府歸吾廬
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“千年駁蘚明山履,萬尺垂蘿入水心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醉歸花徑云生履,樵罷松巖雪滿蓑。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敵可摧,旄頭滅,履胡之腸涉胡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胡無人
- 天子憑玉幾,劍履若云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入朝曲 ( 一作鼓吹入朝曲 )
- 誰能更包裹,冠履裝沐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臥濯足
- 吾聞君子,蹈常履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龍山補亡
- 蕭蕭日暮雨,曳履繞方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邀李范庵過天竺寺作
- 皆云似達摩,只履還西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*公詩后
- 皆云似達摩,只履還天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黁公詩后(并敘)
- 糾糾葛屨,可以履霜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大東
履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石梁橫青天,側足履半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薄俗徇世榮,截趾履之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顏闔
- 至今行吟處,尚余履舄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
- 投之生黎,俾勿冠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勸農六首
- 恭惟皇帝陛下,躬履至仁,誕膺眷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
- 刺史旟翻隼,尚書履曳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
- 新昌小院松當戶,履道幽居竹繞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吾廬
- 承華東署三分務,履道西池七過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從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
- 依仁臺廢悲風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問
- 洛川汝海封畿接,履道集賢來往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劉汝州酬侍中見寄長句因書集賢坊勝事戲而
履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四牡何時入,吾君憶履聲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
- 吳風謝安屐,白足傲履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
- 使者反錫命,戶庭空履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顏闔
- 若人如馬亦如班,笑履壺頭出玉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李端叔
- 宿酒初消春睡起,細履幽畦掇芳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春菜
- 將軍恩重此身輕,笑履鋒铓如一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袍
- 敦彼行葦,牛羊勿踐履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行葦
- 過懶從衣結,頻游任履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春日江村五首
- 京兆空柳色,尚書無履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
- 坐阻連襟帶,行乖接履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履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鯨鯢未翦滅,豺狼屢翻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
- 素書在黃石,豈敢亂跪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
- 會當勒燕然,廊廟登劍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顧子敦奉使河朔
- 若向庵中覓光祿,雪中履跡鏡中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光祿庵二首
- 我以病杜門,商頌空振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
- 哀哉練裙子,負薪躡破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
- 謂當收桑榆,華發看劍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周朝議守漢州
- 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小旻
- 此日樓臺鼎鼐,他時劍履山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堂上謀臣帷幄
- 中庭曬服玩,忽見故鄉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情
履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相與嚙氈持漢節,何妨振履出商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鄭介夫二首
- 臥聽雞鳴粥熟時,蓬頭曳履君家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豆粥
- 今君欲作靈隱居,葛衣草履隨僧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(一題聞林夫當徙靈隱寺
- 七年四月,予罷河南府,歸履道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興五首并序
- 帳前犀甲羅十萬,幙下珠履逾三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
- 久矣耆年罷送迎,喜聞革履下堂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訪昭覺老
- 一雨蕭然洗睡昏,清晨屣履自開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下旬大熱晦日夜得雨明旦涼甚
- 岌岌龍門萬衲傾,翩翩只履又西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哭徑山策老
- 俗丁傖父兮為君仇,勿使履閾兮增君羞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祭書神文
- 十載歸來鬢未凋,玳簪珠履見常僚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寄河南杜少尹
履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朝罷人人識鄭崇,直聲如在履聲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朱光庭初夏
- 聞道瑣窗風月,更著詩翁杖履,合作雪堂猜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嚴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韻,因再和謝之
- 賈勇遂能空鼠穴,策勛何止履胡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鼠屢敗吾書偶得貍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
- 三葉素風門閥在,十年陳跡履綦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詩攀寄
- 繁華一旦有消歇,題劍無光履聲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泰娘歌
- 金谷俊游,銅駝巷陌,新晴細履平沙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望海潮·梅英疏淡
- 天明不待人同看,繞樹重重履跡多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裴仆射看櫻桃花
- 曉來清鏡添白發,上床與鞋履相別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·雙調·夜行船
- 吾曹老矣,端是有心人、追劍履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驀山溪·西江東去
- 太學先生氊苦薄,公車倦客履仍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師道雪夜見寄
履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終朝危坐學僧趺,閉門不出間履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
- 木魚呼粥亮且清,不聞人聲聞履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海會寺
- 朱欄畫柱照湖明,白葛烏紗曳履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湖橋
- (郡中日與歐陽叔弼、趙景貺、陳履常相従,而景文復至,不數日柳戒之亦見過,賓客之盛,頃所未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送劉景文
- 請君多釀蓮花酒,準擬王喬下履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馮通直明月湖詩后
- 記他年帷幄,須依日月,只今劍履,快上星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·甲子相高
- [晦叔亭臺在依仁,微之池館在履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問
- 平生愛睡如甘酒,晚歲憂讒劇履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次韻范參政書懷
- 疏梅對影太清淡,為拂焦桐彈履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後尋梅偶得絕句十首
- 村深日暖單衣爽,路轉沙平兩履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西村勞農
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擬學梁家名解脫,?武帝有解脫履?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逝將桂浦擷蘭蓀,不記槐堂收劍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
- 初冠惠文讀城旦,晚入奉常陪劍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江公著知吉州
- 合門明日催賀班,云集千官摩劍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夜聞大雷雨
- 蠻童捧出客為起,恍如清廟陪劍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觀張提刑周鼎
- 回廊窈窕月皓白兮,無復曩時之履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悼往
- 我家詩翁坐長歌,險阻艱難實經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七兄青陽驛西阻水見寄
- 天只呵道綠煙起,滿前工趙皆珠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清勝軒
- 是時閣嚴人不通,雖有層梯誰可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鄴中行
- 是何屈于不知己,沖斗太阿教補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賦得南山行送馮中允之辛谷冶按獄
履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翻山渡水之名郡,(毛澤東)竹杖草履謁學尊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絕·贈劉翰林聯句
- 集□[“旗”的“其”換“與”]前后,三千珠履,十二金釵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予何喜兮安樂此,曰有嘉人兮遺予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龍眠操三章贈李元中
- 我愿壽祝南山,尊空北海,不獲陪珠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令/念奴嬌
- 暑飲救行暍,舟泛蘇{左足右斤}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
- 九年面壁,用盡心肝,大唐人不識只履過西天,單傳指直指待驢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達磨大師贊
- 某閩衲野鶴難系,公呼來霅,獲望簪履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觀文忠惠趙節齋
- 三綱立而五教明兮實治世這宏矩,履厚地而載高天兮胡一日之可舍,宜萬齡這廟貌兮春秋不乏其時祀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孔子
履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履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履在第二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又有蔡少霞者,夢人遣書碑,略曰,公昔乘魚車,今履瑞云,躅空仰涂,綺輅輪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(一題作小飲西湖,懷歐陽叔弼兄弟,贈趙景貺、陳履常)歲暮自急景,我閑方緩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間亭小酌懷歐陽叔弼季默呈趙景貺陳履常
- 小兒教汝書,不用日十紙;字字講聲形,仍要身踐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示兒
- 希周有世好,敬叔乃鄉里,豈惟能文辭,實亦堅操履;相從勉講學,事業在積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子龍赴吉州掾
- 蝶舞閑時夢忽成,蘭臺有客敘交情,返照中林曳履聲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浮云西南行,望中蜀山紫,懸想詩到時,春已滿杖履,努力善眠食,開抱受蕃祉,桃漲趁江來,竚待剖雙鯉,歲乙卯人日,啟超拜手啟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吁嗟今世人,非不究經旨,議論徒紛紜,反躬乖踐履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