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屈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門前萬事不掛眼,頭雖長低氣不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子由
- 破槽折杵向墻角,亦其遭遇有伸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夷仲茶磨
- 故人嗔我不開門,君視我門誰肯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看君才未數(shù),曹劉敵手,風(fēng)騷合受,屈宋降旗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·我醉狂吟
- 庭中下乾鵲,門外傳遠(yuǎn)書,小印紅屈蟠,兩端黃蠟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酬曾學(xué)士學(xué)宛陵先生體比得書云所寓廣教僧
- 還空林無人鳥聲樂,古木參天枝屈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吳學(xué)士石屏歌
- 去冬長至前一日,朔庭呼我弗為屈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報(bào)為賦長句
- 堅(jiān)應(yīng)敵駿骨,文定寫虎甘皮.蟠屈愁凌剎,騰驤恐攫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狀丑怪圖之不盡…三
- 懷安已久心自知,彈劾未至理先屈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螳蜋倔強(qiáng)疑有骨,頸系一環(huán)猶莫屈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玉鉤環(huán)歌
- 圣賢穰穰力可攀,安能俯心為茍屈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秋懷
- 孫生畫此系在石,拏繩人立尾垂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五蜀虎圖
- 綈袍不受故人意,藥餌肯為兒輩屈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答黃充
- 向春晴欲曉,低斜半展,夜寒如水,屈曲深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沁園春·小枕屏兒
- 何如端坐養(yǎng)形骸,壽考康寧無夭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再寄
- 長條短棘椒藟萌,折榦稀枝瘦虬屈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愛梅歌
- 是三大士才過人,所畜豈肯吾儒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無演歸成都
- 有時(shí)七日不火食,支體雖羸心不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
- 墮身名利場(chǎng),魚鳥在羅綱,豈無金屈卮,聽此石方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
- 君恩如天不遺物,超伯豈應(yīng)甘蠖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兒輩喜雨韻呈太守
- 壯歲毫端有神物,才與年衰此心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使君有詩復(fù)次韻
- 閑中敗意防俗物,喜君相過不待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(zèng)臧汝舟次韻
- 今君豈復(fù)池中物,中年默綬人稱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寄楊宰
- 便欲洗琖試水品,腸胃空枯恐稱屈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杜如篪屢督烹茶仍作詩次其韻
- 閉門寧餓十日雨,約己何能六尺屈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雨中寄李正字
- 遙知問膳大明宮,論士到公先指屈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何子應(yīng)少卿赴召
- 嘗聞道士馬自然,曾見天寶觀前屈鐵枝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
- 青松自是山林物,移植階除傲難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王亢宗赴劍浦丞
- 他人招呼厭來集,為我淹留成屢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斯遠(yuǎn)同宿歲寒西軒六韻
- 晨興詣曹參使驲,傳呼趨庭頭頸屈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超然堂
- 無蹤天馬常往還,不信人間有終屈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侯成甫歸蜀
- 堪嘆荒郊冢墓中,自古滅亡不知屈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修身訣
- 洞中之深不知幾百里,但見縈紆屈折一里一澗水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九疑紫霞洞歌
- 子卿遠(yuǎn)使匈奴國,持節(jié)堂堂不肯屈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懷古題雪十首·蘇武窖雪
- 廟堂側(cè)席急選用,英才詎復(fù)偏方屈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用敖教所贈(zèng)詩韻送行
- 時(shí)或偶違心轉(zhuǎn)壯,身可暫縻膝不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(zèng)綦大將軍
- 茍且研磨暗竄易,奚李縱生懼稱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(zèng)壽昌墨客葉實(shí)甫
- 乃知楊翁亦奇崛,氣高肯為勢(shì)力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贈(zèng)硯工楊全長句
- 每遂西瑤宴,長防北斗舂,屏深金屈戌,現(xiàn)響玉玲瓏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南部
- 枯龜灼墨足兆坼,蟄蛇驚春暫蟠屈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怪石
- 三嘆變風(fēng)我心惻,箾韶忍受淫哇屈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喜諸子所和詩盟歌俱有可采再用韻見意
- 舞雩千載詠而歸,小枝文章那可屈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用守之盟七友歌韻示諸子
- 三八念誦,五日一條今古路,依俙屈曲隔煙嵐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叢林盡謂是上機(jī),明眼衲僧也大屈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屈屈,且道是馬祖屈,百丈屈,歸宗屈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禪人寫真請(qǐng)贊十二首
- 黃河之源出昆侖,千里萬里盤旋屈折支天根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自畫山居圖歌贈(zèng)宜春朱隱君地理專門
“屈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