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8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
- 描寫思鄉的詩句:回首天涯,一抹斜陽,數點寒鴉 -- 出自··
- “日暮漢宮傳蠟燭,輕煙散入五侯家。”韓翃《寒食》注釋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描寫春天的詩句: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 -- 出自··
- (一本作代書寄桃山居士張圣可)十日春寒不出門,不知江柳已搖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
- 天兵斷斬青海戎,殺氣南行動坤軸,不爾苦寒何太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相和歌辭·后苦寒行二首
- 昔君之壯也,血剛齒堅;今君之老矣,血衰齒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齒落辭
- 兒曹戒曳履,相語翁正眠;豈知擁敗褐,炯如寒魚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枕上
- 傍檐林鳥驚幽夢,極目煙蕪卷燒痕,只道余寒尚如許,不知生意滿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陰
- 即今境界別,千錢買短篷,鏡湖三百里,往來寒日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
- 吾生如蠹魚,亦復類熠燿,一生守斷簡,微火寒自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燈下讀書戲作
- 子虡調官行在寓(左飠右茲)團巷,初冬遽寒甚,作兩絕句寄之歲晚江湖行路難,一樽何日共開顏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當以十月離淝上喜而有作
- 子虡調官行在寓(左飠右茲)團巷,初冬遽寒甚,作兩絕句寄之知汝彈冠意易闌,苦貧未免覓微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當以十月離淝上喜而有作
- (左飠右茲)團巷口殘燈火,愁絕霜風十月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當以十月離淝上喜而有作
- {左飠右茲}團巷口殘燈火,愁絕霜風十月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調官行在寓{左飠右茲}團巷,初冬遽寒甚
- (塞上一作:塞土)半卷紅旗臨易水,霜重鼓寒聲不起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雁門太守行
- 擊浮金,戛鳴玉,老龍秋啼滄海底,幼猿暮嘯寒山曲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聽真上人琴歌
- 覆雨翻云轉手成,紛紛輕薄可憐生!天無寒暑無時令,人不炎涼不世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請息齋書事
- 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,又不見臘月幽谷寒花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雪中洞山黃蘗二禪師相訪
- 說一句痛處針便住,教我行持片餉間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細腰楚姬絲竹間,白苧長袖歌閑閑,豈識苦寒損朱顏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雜曲歌辭·夜寒吟
- 終疑既遠雙悄悄,蒼梧舊云豈難召,老猿心寒不可嘯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琴曲歌辭·湘妃列女操
- 非煙結翠和風細,滴露凝華曉日明,況是歲寒堅節異,亭亭千載表殊禎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太清樓屏風柏連理
- 夢中綠遍謝家池,夢覺山村雪擁籬,盡道春寒花未在,曉來開到野棠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婺源道中
- 元史世祖至元間,初成瀆山大玉海,敕置廣寒碧殿中,逮今五百有余載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觀承光殿玉甕再作歌
- 觴催管促四座中,攬裾徘徊慘曲終,玉階夜寒零露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白頠詞(二首)
- 比似紅顏多命薄,更不如今還有,只絕塞,苦寒難受,廿載包胥承一諾,盼烏頭馬角終解救。 -- 出自清·顧貞觀·金縷曲·季子平安否
- 追風駿足,千騎卷高岡,一箭過,萬人呼,雁落寒空里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驀山溪·春風野外
- 放疏世故開黃卷,銷心塵心對紫芝,急雨知寒催葉落,斷云乘晚截山低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陳泰定見贈二首
- 黃堂通夕聽檐聲,去謁靈湫及未明,畫鹢破寒收宿靄,老龍擎日獻新晴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喜晴
- 吁嗟天地何夢中,魈{魎外換其}日夜噓寒風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寄廬陵劉國博會孟先輩
- 或云水氣專一不解散,胡不為長河玉岸之寒冰,可納凌室助頒刷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雹
- 遠霽摩秋兮天河斗轉,清霜結夜兮月窟蟾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鈿簧悠悠歌宛宛,鯨吸流霞恨杯淺,曲闌露寒斜月轉。 -- 出自明·張和·夜宴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