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在第4個字的詩句
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緬懷異姓王,負擔此鄉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凈土步至功臣寺
- 群黎百姓,遍為爾德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天保
- 未及看姓名,疑是陶潛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讀鄧魴詩
- 散為萬姓食,堆作九年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太和戊申歲大有年,詔賜百寮出城觀稼,謹書
- 識字記姓名,擊劍一人敵,孫吳相斫書,了解亦何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對酒
- 逃去變姓名,山中餐玉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劍池
- 從來閑姓字,不遣世人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述
- 僅能記姓名,筆硯固不擇,灶煤磨斷瓦,荻管隨手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予素不工書故硯筆墨皆取具而已作詩自嘲
- 昔我變姓名,釣魚散花洲,有船不用楫,江急聽自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
- 公或憶姓名,為說都憔悴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
- 不知名姓貌人物,二公對奕旁觀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
- 繁臺繁姓人,埋滅為蒿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梁王吹臺
- 且欲遺姓名,安能慕竹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神仙吏姓梅,人吏待君來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江陵泉少府赴任,便呈衛荊州
- 兩山名姓君知麼,一字玄暉一圣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過花橋入宣州界四首
- 坐令百姓萬里外,墮在二陜三輔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葵定夫提舉正字使廣東
- 依稀迷姓氏,積漸識平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黃明府詩
- --喬(失姓)王風今若此,誰不荷明休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與耿湋水亭詠風聯句
- 高僧本姓竺,開士舊名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靈一上人(一作皇甫冉詩,一作郎士元詩)
- 皇王著姓復炎圖,此是中興受命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天下趙
- 淡山淡姓人安在,徵君避秦亦不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淡山巖二首
- 橅畫記姓名,亦可應倉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林為之送筆戲贈
- 陵陽百姓將何福,社舞村歌又一年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池州鄭員外
- 尚將逃姓名,豈復上圖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盧鴻草堂圖
- 藏書留姓名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首春貽京邑文士
- 但得百姓安,俸薄其柰何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來賓宰
- 異鄉異姓適同時,爭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頤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章泉二老歌
- 埋名隱姓閑盤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飯牛圖
- 百年子姓殷勤意,忍說挑燈為應酬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74
- 斷碑名姓已磨滅,永日東風吹野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北道中作
- 至人知姓不知名,聞道黃金骨節輕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潘先生
- 盡使閑姓名,浩然滿朝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應知有姓秦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詩 二十
- 能言本姓蘧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 一
- 始自受姓名,葳蕤立衣裳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草木言
- 六軍萬姓呼舞,箭發狄酋難保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喜遷鶯·邊城寒早
- 題詩留姓字,他日此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訪道者不遇
- 禮尊同姓主,恩錫大名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魏國憲穆公主挽歌詞二首
- 橋門名姓掀張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瑞靄籠晴曉
- 但詠同姓木,予非梁棟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吳正仲重臺梅花詩
- 不知名姓貌人物,二公對弈旁觀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二十四日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錄其所見
- 版刺留姓名,不遑佇軒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
- 數本失姓名,古胡并老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古畫
- 名因他姓著,色為別根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王待制清涼院觀牡丹賦詩
- 五胡十姓,天紀幾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經世吟
- 從來張姓本連天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雜曲
- 定有同姓可憐人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不須將姓字,長說向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上張水部
- 故都易姓幾兵火,量臀鼎腹細詰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
- 向來名姓茂,空被外情牽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贈龍陽尉馬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