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奏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璇璣已正三階泰,玉琯初知九奏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集英殿春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人和則氣和,
- 咸安公主號可敦,遠為可汗頻奏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陰山道
- 通籍虎豹閽,日預通明謁,綠章奏封事,誤字坐責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有客
- 我不如昔人騎鶴上九天,玉簡奏事虛皇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宋道人
- 三殿稱觴,九儀就列,韶頀鏘金奏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永遇樂·薰風解慍
- 蒼顏華發鵷行里,也聽鈞天九奏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德壽宮慶壽口號十篇
- 親王輔政最稱賢,諸將專征捷奏先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頤和園詞
- 書隨庚嶺一枝寄,句挾韶江九奏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但能之提荊相別十年,自曲江遠寄二詩,敘舊
- 傳聞已減大官膳,肉食諸君合奏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六月閔雨
- 窈窕人家顏似玉,弦管泠泠,齊奏云和曲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鵲踏枝·芳草滿園花滿目
- 蒹葭自幸猶依玉,髖髀何能學奏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錢學士呈邵興宗
- 翠幢絳節忽紛紛,空里笙簫節奏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瑤臺散天花詞三首
- 木犀倜儻散麩金,松舉笙竽竹奏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園夕眺
- 只今右職多虛位,應待他時伏奏歸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韋行軍員外赴河陽
- 星辰列位祥光滿,金石交音曉奏清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朔旦冬至攝職南郊,因書即事
- 又荷君家主母賢,翠羽胡琴令奏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出古飲鼎
- 夜聞相府催張牓,曉聽都堂議奏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較藝將畢和禹玉
- 明年十月吏迎處,七里灘前棹奏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吳正仲婺倅歸梅溪待闕
- 幾年淮海嘆驅馳,美拜初聞入奏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王殿院同年
- 收書忽報今朝喜,病女加餐藥奏勛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六月六日倪{奧下加山}庵坐雨
- 獨夫民賊終為虜,團結和平合奏功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十月六日得毛主席書問佩宜無恙否,兼及國
- 豆籩合饗豐盛備,管磬同和雅奏成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御制慶先后升袝禮成七言六韻奉和
- 數回地脈中興相,文動天象正奏名,詔墨泥香題得濕,恩袍草色坐中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邵武宴進士致語口號
- 舜峰蟲鳥亂號鳴,猶是簫韶節奏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中都寄廣東提干彭元忠四首
- 齊門不分輕彈瑟,魯廟可當細奏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楊持正
- 也曾觀萬舞,鋪陳商頌,曾聞九奏,制作堯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余少之時
- 毫揮萬字思如泉,曾映金蓮讀奏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無題一首
- 病翁擬拭昏花眼,快向茅檐讀奏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赴省諸友·徐懋功
- 秋花迎杖千叢麗,法曲傳觴九奏長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恭和御制幸秘書省詩二首
- 政成婺女生祠在,地近明光伏奏勞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聞道卿途中授計司判官
- 卻慚未協宮商調,莫并當筵巧奏簧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詩(并序)
- 春風料峭馀寒重,猶索金函覽奏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定知老子喜欲舞,鼎來騷客爭奏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余司理
- 細浪揉藍,遠山凝黛,更管弦初奏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醉蓬萊·問西湖好處
- 圜扉木索頻年靜,大晟簫韶九奏成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鷓鴣天·數騎飛塵入鳳城
- 齊奉舜圖,南山同永,合殿備金奏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綠頭鴨/多麗
- 九重溫詔下江邊,應覽甘泉舊奏篇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
- 好是華堂開宴處,歌舞管弦聲奏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念奴嬌·宦途巇險
- 煙迷宿草古遺恨,樹擁危樓新奏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姚江高風閣
- 可憐司馬身華寵,晚作諛書擬奏函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
- 遙連漢岳三呼應,徐聽虞韶九奏淳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金國賀會應圣節使人到闕集英殿宴致語口號
- 歡心協氣知多少,盡在今朝九奏聲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金國賀會慶節使人到闕集英殿宴致語口號
- 吾皇圣德如天大,誰采吾言作奏篇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聞湖寇
- 象衣垂綷{左纟右蔡},長佩奏璁瓏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袁參政挽詩
- 壇前拜跪升煙罷,隨處群工署奏篇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十二月十七日宰執率百官請大行皇帝謚于南郊
- 晨將榜子關賓合,輦出房時已奏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真除后謾記所見
- 聞道君王,玉堂佳處,欲詔長楊奏賦孫。 -- 出自宋·范炎·沁園春·襟韻何如
- 相唐德叢復興隆,仁義條陳百奏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宣公祠
- 重錦繡幄圍香,闔鳳管鸞絲環奏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寶鼎見/寶鼎現
- 四壁蟲聲秋思苦,夢中猶豫自奏豳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寄龍山譚使君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