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(貢父為曹州,盜賊皆奔鄰境,蓋嘗有詩云:従教晉盜稍奔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
- 有主還須更有賓,不如無境自無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錢道人有詩云直須認取主人翁作兩絕戲之
- (時高麗使在都下,每至勝境,輒圖畫以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凝祥池(一作:奉和凝祥池)
- 鬧里清游借隙光,醉時真境發天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韻?一作揚州同晁無咎、芝
- 風月都無際,蕩空藹,開絕境,云夢澤,饒八九,不須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六州歌頭·西湖萬頃
- 五欲已銷諸念息,世間無境可勾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睡覺
- 但使澄心同止水,自知幻境等浮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遠游
- 笑把浮丘袂,寥然非復塵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隔浦蓮近拍·騎鯨云路倒景
- 但使身安歲中熟,敢辭老境落樵漁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懷
- 上車欲去復回首,那將暮境供浮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憩前平院戲書觸目
- 形骸外物付悠悠,那將老境供閑愁!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齒
- 疊鼓渡江寒浪伏,鳴鐃入境野云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郎中知江陰
- 往年訪我到連州,無窮絕境終日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裴處士應制舉詩
- 初尋一逕入蒙密,豁目異境無窮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滄浪亭
- 沐浴蘭湯在此辰,內園仙境物華新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詞·御閣
- 鄉黨名流依絳帳,煙蘿幽境似仙居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過華夫書屋
- 南海端為四海魁,扶胥絕境信奇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南海東廟浴日亭
- 秋氣侵人冷欲永,不由老境不愁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秋夜不寐
- 仙圣飛行此是家,路逢真境但驚呀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婆羅坪
- 平生所聞陳汀州,蝗不入境年屢豐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答陳元輿
- 高歌不覺凜毛發,坐令異境生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索筍長句寄傅隱君
- 分手風波路幾千,侵尋老境百奇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重別和上人
- 適意藜羹與布裘,結廬人境地還幽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題饒君茂才葆光庵
- 宦路前銜閑不記,醉鄉佳境興方濃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率題
- 奈何四海盡滔滔,湛然一境平如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翠竹黃花皆佛性,莫教塵境誤相侵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,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
- 況深居、潭府勝蓬萊,真仙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五五芳辰
- 突兀小亭吾畫篋,真形妙境恣君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雨后登城上亭
- 一物含聞見覺知,蓋諸塵境顯其機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性地頌
- 寬以平田為日用,笑將逆境付天公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王圣傳自嘆
- 漸起人聲昏曉際,難追夢境有無間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容安室休沐雜詠
- 綠潤意根生草木,清冷胸境拓江湖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病榻聞鳩
- 蓮有艷歌邀夕泛,蔗留佳境析朝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孫沆從事宰吳興邑
- 獨抱古琴攜竹杖,若逢絕境莫歸休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廬山
- 蔡子詩鋒新發硎,曉壓吾境橫長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奉酬蔡成允
- 潁水箕山一老生,漠然心境兩俱平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致仕后次韻答張念七
- 琪樹照人間,曉然是、華嚴境界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驀山溪·瑤田銀海
- 懶把幽懷經俗事,每因前境悟他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悟前生
- 修真門戶,大道家風,長春境界無邊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神光燦
- 幸遇明師因曉了,肯教熟境再相隨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拾菜娘 鳴鶴馀音卷之四
- 自對千差無可取,心閑一境堪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 示眾
- 四字宣尼曾不語,惜哉佳境溷愚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劍池
- 白石山翁好弟子,善從詩境畫農家。 -- 出自·老舍·北戴河贈四友詩 贈李可染
- 祭禰五更薦儀禮,上樓萬境擥離騷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叔父九日后樓集
- 知近知深知更遠,善緣惡境勿交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輕舉不由他假借,一登清境入仙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脫離黑蟬獄中,透入光明境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后九首
- 自古詩從登覽得,莫辭絕境共追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海口三首
- 乾鵲查查得許忙,弓寮越境訪溪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大淵至二首
- 悼友孤懷方濩落,逢僧逆境暫銷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與客送仲白葬回登石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