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不及夜臺塵土隔,冷清清、一片埋愁地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
- 窮陰蒼蒼雪雰雰,雪深沒脛泥埋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、韋庶子、皇甫
- 世上漫言天愛酒,古來寧有地埋憂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溪上避暑
- 天上但聞星主酒,人間寧有地埋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樓醉中作曳策
- 磅礡昆侖三萬里,不知何地可埋憂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憂
- 時危忠誼常恨少,寶此勿復令埋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吳長文新得顏公壞碑
- 近年如此思漢者,半為老病半埋骨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縛戎人
- 衣冠士子陷鋒刃,良將名臣盡埋沒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江畔老人愁
- 君不見古時牢獄地,幾多冤骨埋黃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憫獄謠
- 天塹長江似海深,江頭山鬼笑埋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絕句(三首)
- 四海十年人殺盡,似君埋少不埋多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哭貝韜
- 天上有星寧免客,人間無地可埋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感秋
- 江海身孤雖戀闕,豺狼路靜不埋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張司勛福建轉運使
- 天寧疏頭與天通,泚筆未了云埋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秘典座勝侍者乞麥
- 我今蓬茨蔽短墻,愧爾佳植空埋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謝元道惠桂樹子
- 寧知鬼見拍手笑,曾不一瞬云埋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甃墳外弟程魁有詩次韻
- 重國西門煩老檄,秋風莫倚暗埋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程伯茂僉書武昌
- 舍有連月汗流礎,道傍前日泥埋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霪雨
- 瘞土驛傍何足恨,潼關戰處骨埋多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楊妃
- 不是飲光槌不舉,惜伊無地可埋尸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齧雪節剛難屈膝,拈花妙法愿埋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疊
- 行子云玄誰卒業,附韓公傳不埋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黃戶曹投贈二首
- 自嘆暮年衰颯甚,羨君老手獨埋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李漕用之二首
- 每朝升堂講書罷,緊合兩眼深埋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
- 君不見咸陽百萬家,長城白骨埋泥沙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滄海行
- 山高四更才吐月,八月山峰半埋雪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陰山和人韻
- 不信有天常似醉,最憐無地可埋憂。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秋日雜感
- 履薄有人愁墜谷,乘危無盡上埋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眾花雜色滿上林,未能教、臘雪埋藏。 -- 出自宋·劉幾·梅花曲
- 吾聞此鐘亦神物,獨肯寒溪就埋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鍾山鐘
- 若言部位許虧闕,已早騰踏非埋沉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贈巖電隱士
- 自昔詞章推大手,即今風采見埋輪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壽太守
- 正免客車頻倒屣,莫將詩句苦埋頭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遁澤雨中韻
- 一瓣誰堪續香供,四詩今擬當埋名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讀曾景建四詩
- 此日吏民爭臥轍,他時事業繼埋輪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張巨川歸崇德
- 丹井月空梧積滿,瑤臺雨漬蘚埋深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過清虛庵
- 得路應知能出世,迷途終是任埋沈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繞屋青山鎖白云,其人如玉已埋沈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追念鳙谿老人
- 露白風清夜向晨,小星垂佩月埋輪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七夕
- 童稚逢蛇嘆不祥,慮悲來者為埋藏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孫叔敖
- 欒柯落陰根走石,疑是忠臣舊埋骨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僧蓮松檜圖歌書遂昌山人鄭明德序后
- 除卻憂愁風雨外,肯容他、野馬埋雙屨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賀新郎 次韻
- 史解戮人惟戮古,地能埋死只埋愚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言懷
- 卻將目力寫新詩,巖電千年不埋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茂洪赴漕試歸苦目疾
- 地下紅旗應北指,西湖埋骨不埋心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岳武穆葬西湖故宅為學宮
- 人心與物本無別,正為利欲相埋湮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閣下觀峴山圖
- 意志新來摧折盡,人間何處可埋愁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燕京雜詩
- 要令齪齪鑛璞姿,無或晶光向埋沒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用敖教所贈詩韻送行
- 豈有甘涼來可口,但知朱墨苦埋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王丞餉臨漳火山綠筍
- 若我江西獨鉗口,澹翁九地也埋冤。 -- 出自宋·李元實·再作十絕寄胡伯負兵侍仲方尚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