垣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垣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鬢發(fā)已甘塵路白,菊花猶送塞垣黃。 -- 出自明··九日登清水營城
- 命服雖同黃紙上,官班不共紫垣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書懷見贈
- 檐雨滴回羈枕夢,城笳喚起塞垣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興
- 十年偶復過都門,君方草制西垣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王嘉叟訃報有作
- 終南處士入都門室山人補諫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隱逸傳
- 紬史諜乎東觀兮,裁誥命乎西垣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曾子固哀詞
- 忍把殘紅掃作堆,粉粉雨里毀垣頹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落花圖詠
- 忍把殘紅掃作堆,紛紛雨里毀垣頹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和石田先生落花詩(二十首)
- 風雨蕭蕭欲暮秋,獨攜孤劍塞垣游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送人游并汾
- 細雨冥冥晝掩扉,更無芳草有垣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日雜興(五首)
- 間寐東朝宮殿曉,來庭北使塞垣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吾皇曲念先朝物,徵歸再掌西垣筆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
- 出案屯營臥治州,黃云三結(jié)塞垣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續(xù)抒感懷
- 今日風橫車少塵,卷帷聊看塞垣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燕山道中見桃花
- 紫氣遙知穿戶牖,青松應不隔垣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賀巖上張商翁新居
- 劫火重經(jīng)化平地,野烏飛上女垣啼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齊云樓
- 薄宦久淹滄海郡,故交多入紫垣居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集賢宿直寄中書李梁二舍人
- 嘆蓬逐旋飚,葉隨流水,星散維垣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木蘭花慢·自淮陽別後
- 見霜滿晴空,山銜星斗,月掛城垣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木蘭花慢·對江云日暮
- 望五嶺重關(guān),九嶷疊翠,滿目藩垣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木蘭花慢·一春看又盡
- 莫愴分飛岐路別,還當奏最掖垣來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贈彭州權(quán)別駕
- 努力只須堅守護,三千八萬是垣墻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勉送吳國三五新戒歸
- 此日風光誰不共,紛紛皆是掖垣花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上巳
- 他日澄江凈如練,主人端在塞垣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絕勝亭
- 帝渥洊頒廉陛遠,邊聲初斷塞垣深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代人上師垣生辰
- 華蓋共瞻天座北,勾陳長扈帝垣中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壽高內(nèi)翰
- 白板扉無黛堊妝,碧瑯玕漸出垣墻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賀秀巖李工侍七首
- 矞云護耀魄寶,寶繩夜低天市垣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雪峰道院
- 為報荊人好相慶,幕中無事帥垣賢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羅季能赴江陵幕
- 數(shù)點鴉歸江浦晚,一聲雁過塞垣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晚登層樓
- 旌旆遍張林嶺動,豺狼驅(qū)盡塞垣空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幕中諸公有觀獵之作因繼之
- 叫日征鴻云路冷,嘶風戰(zhàn)馬塞垣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沈粹卿登南樓韻
- --段成式壞幡標古剎,圣畫煥崇垣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游長安諸寺聯(lián)句·大同坊云華寺·偶聯(lián)句
- 自顧幽沈槐省跡,得陪清顯諫垣臣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浙幕李端公泛建溪
- 唐設高科表用文,吾曹誰作諫垣臣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輒吟七言四韻攀寄翁文堯拾遺
- 搖落江天萬木空,雁行斜戛塞垣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秋夕書事
- 搖落江天萬木空,雁行斜戛塞垣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早秋游湖上亭
- 歲晚卻思來訪舊,舊處亭館,廢垣荒圃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賀新郎 送別
- 使范雄嚴天意悅,瑞氛斜日紫垣西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中丞晏尚書觀上御青城案警場
- 胡雛長作畫中看,莫近飛狐塞垣道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戎馬出獵圖
- 喜乘初涼與晤歌,不憂庭潦墊垣戶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
- 外面看來本色非,香袍隱映省垣薇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紫蔕梅
- 向背斜陽俱造妙,任從籬落與垣池。 -- 出自宋·李軏·贈盡梅竹劉信可
- 先友勤渠慶得時,相逢仍在右垣扉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某忝被給札之召伏蒙景純學士文丈寵示嘉篇且
- 歲月淹延官路杳,風塵荏苒塞垣深。 -- 出自元·郝經(jīng)·老馬
- 自古蛾眉嘆入宮,也多失馬塞垣翁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久留湖上昭慶慈受僧舍得牧齋歲暮見懷詩次韻
- 上捎云霞起觚角,下斫山石開垣基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東家嘆
- 花樹陰陰鳥自啼,從官多在掖垣西。 -- 出自明·王英·直禁中次韻
- 桃李年年上國新,風沙日日塞垣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邠寧春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