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在第2個字的詩句
土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; -- 出自先秦·荀子·勸學
- 筑土按響山,俯臨宛水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九日登山
- 九土星分,嗷嗷棲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萬憤詞投魏郎中
- 起土驪山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三
- 客土植危根,逢春猶不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樹中草
- 后土祠中玉蕊,蓬萊殿后鞓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 真覺賞瑞香二首
- 食土蚓無腸,亦自終夕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惠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
- 樂土樂土,爰得我所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碩鼠
- 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北山
- 爾土宇昄章,亦孔之厚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卷阿
- 茅土加名數,山河誓始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
- 塵土西風,便無限、凄涼行色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塵土西風
- 塵土人言寧可用,顧青山、與我何如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 再用前韻
- 攫土搏沙兒戲,翠谷蒼崖幾變,風雨化人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再用韻呈南澗
- 杭土麗且康,蘇民富而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
- 劃土壅其本,引泉溉其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坡種花二首
- 任土貢,寧若斯,不聞使人生別離,老翁哭孫母哭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道州民-美臣遇明主也
- 幽土人遷避夷狄,鼎湖龍去哭軒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南遇天寶樂叟
- 塵土長路晚,風煙廢宮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豐路逢故人
- 堆土漸高山意出,終南移入戶庭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累土山
- 北土秋千罷,南朝祓禊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向晚
- 塵土暗貂裘,森然白發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舊
- 冒土萓芽抽嫩綠,拂橋柳色弄輕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立春前一日作
- 東土震旦,西方極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廣慧法師贊
- 徵土雖思賦松菊,隱居未可掛衣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陶茂安監丞
- 鄉土不同,河朔隆冬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
- 其土爛人,求水無所得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下土惟秦醉,中流輟越吟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無題
- 風土恐隨改,晨昏憂慮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汝癭和王仲儀
- 塵土生涯休蕩滌,風波時事只飄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懷舒州山水呈昌叔
- 塵土病催老,風波愁過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初憩和州
- 塵土未驚閶闔閉,綠槐空覆影參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駕自啟圣還內
- 塵土隨車轍,波濤信柂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白云然師
- 塵土輕揚不自持,紛紛生物更相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昌叔詠塵
- 塵土波瀾不自期,飄然身與愿相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王太祝
- 白土長岡路,朱湖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耿天騭
- 北土非吾愿,東林懷我師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感秋寄遠上人
- 襄土歲頻旱,隨車雨再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同獨孤使君東齋作
- 南土秋雖半,東湖草未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東湖臨泛餞王司馬
- 風土鄉情接,云山客念憑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餞陳學士還江南同用征字
- 瘠土資勞力,良書啟蒙蔽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呈耿廣州
- 東土淹龍駕,西人望翠華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初出洛城
- 塵土與煙霞,其間十馀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題壽安甘棠館二首
- 此土偏宜稼,而予濫長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詠雪
- 沃土如膏瘠土肥,百里歲歲無兇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書宜城修水渠記後奉呈朱寺丞
- 裔土桑柘希,蠶月不紡績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海康書事十首
- 南土四時盡熱,悉人日夜俱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寧浦書事六首
- 顧土雖懷趙,知天詎畏匡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
- 后土蕩,玄穹彌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樂府雜曲·鼓吹鐃歌·晉陽武
- 九土披攘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責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