嗅在第7個字的詩句
嗅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故人持贈我,三嗅若為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何以娛醉客,時嗅砌下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所居六詠
- 胡為遭暴橫,三嗅不忍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黃魯直食筍次韻
- 清愁不可耐,三嗅梅花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夜對月小酌客愁
- 醉折嫩房和蕊嗅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漁家傲·楚國細腰元自瘦
- 剪雪作梅只堪嗅,點蜜如霜新可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夜飲以白糖嚼梅花
- 酒惡休拈花蕊嗅,花氣醉人醲勝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瑞香花
- 淵明避紛亂,歸嗅東籬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系御史獄賦獄中榆槐竹柏 竹
- 閉門亦勿見,一嗅同香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過海
- 及春見開敷,三嗅何忍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所寓堂後月季再生與遠同賦
- 翠陰曾摘梅枝嗅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青玉案·短亭芳草長亭柳
- 無奈美人閑把嗅,直疑檀口印中心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黃蜀葵花
- 一枝春在手,細嗅重看,風味人間自然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洞仙歌·梳風洗雨
- 暗度香、不待頻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樓人
- 折來嗅了依前嗅,重惜清香難久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同諸友城南張園賞梅十首
- 手把數枝重疊嗅,忍教芳酒不濡唇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商守宋郎中早梅
- 訝予獨無語,貪嗅杏香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杏香花
- 幾回欲折花枝嗅,心恐花傷復停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惜花嘆
- 吟看歸不得,醉嗅立如癡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江梅
- 歸來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尼·某尼悟道詩
- 羅袂殘香忍重嗅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感皇恩·酒暈襯橫波
- 玉鼎龍涎記同嗅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感皇恩·膏雨曉來晴
- 醉捻黃花和淚嗅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天涯重九
- 閑折一枝和雪嗅,思量。 -- 出自宋·榮諲·南鄉子·江上野梅芳
- 露苞含曉宜三嗅,風朵搖春似七盤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判府司徒侍中賞西禪院牡丹之什
- 數花浮酒面,三嗅種籬邊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鄰翁以黃菊一本見贈是歲冬暖梅已成蕾以四韻
- 過了重陽,捻枝嗅蕊,休嘆年華速。 -- 出自·王炎2·念奴嬌·小妝朱檻
- 折梅無以贈,三嗅鬢霜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黃子耕
- 清尊撩觸香三嗅,短日吟搜腸九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和林處士梅詩八首
- 先廟未獻不敢嗅,色味雖鮮那敢賞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
- 折花無所贈,三嗅空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二月芳草碧寄吳中故人
- 折來嗅了依前嗅,不是尋常兒女花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菊花十二首
- 手把數枝重疊嗅,兩般顏色一般香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黃白菊
- 起來采采為三嗅,猶是上天風露氣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菊花盛開
- 時時更把山礬嗅,巖桂香中八月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轎中聽雨
- 急著無近色,靜嗅有馀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答張以道
- 歸來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某尼·悟道詩
- 道上應無公遠嗅,定中安定王家□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盤圃張伯誠餉柑
- 籬外黃花香共嗅,案頭易傳手中評。 -- 出自宋·郭贄·奉次文爵兄韻
- 一即一,二即二,嗅著直是無香氣。 -- 出自宋·釋寶覺·偈
- 魯子師僧才一嗅,鼻頭裂破眼睛黃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馨香遍界無人嗅,一任狂風取次吹。 -- 出自宋·釋有權·頌古十一首
- 指柳罵楊,吹沙嗅士,卻笑謝郎憂慮忒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密庵和尚贊
- 試拈九節風前嗅,已覺登仙不用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菖蒲最難養置而弗省則弗滋勤勤拂拭則病矣余
- 孤山暖梅香可嗅,花翁葬薦菊之隈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招魂酹翁賓旸
- 四顧無寄者,三嗅復棄置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陶淵明雜詩(六首。以下越游稿)
- 檐葡定應誰共嗅,醍醐遙羨獨先嘗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次石樓太史和陳時雨大行劉汝中中舍東圃聯句
- 不知采藥人,曾嗅此香未? -- 出自明·一雨法師·香陰
- 淵明避紛亂,歸嗅東籬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系御史獄賦獄中榆槐竹柏·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