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在第9個字的詩句
哲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英雄見事若通神,圣哲為心小一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
- 觀乎舂陵作,欻見俊哲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元使君舂陵行
- 蘊藉為郎久,魁梧秉哲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比部蕭郎中十兄
- 去師偶時(一作將)哲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
- 蟪蛄寧與雪霜期,賢哲難教俗士知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過魏文貞公宅
- 卷舒形性表,脫略賢哲議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
- 三黜有慍色,即非賢哲模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旅次湘沅有懷靈均
- 舉此胸臆恨,幸從賢哲論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,兼呈李益
- 今來見令子,文似前哲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晚泊長沙示秦處度范元實用寄明略和父韻五首
- 湖州三百年,筆與前哲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謝黃斌老送墨竹十二韻
- 吾嘉漁父旨,雅葉賢哲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南涇漁父
- 尹以名臣擇,朝仍宿哲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資政王侍郎南京留守
- 顧吾涉之已深兮,愧哲人之見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歸去來詞
- 先祖當元佑,誠心相哲宗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過高資丞相墓
- 高躅人難解,當求古哲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班字三首
- 定不是凡人,古來賢哲,多隱于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木蘭花慢 漁父詞
- 海濱荒淺幼無師,前哲藩籬尚未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自勉
- 遠書且問平安好,前哲曾嗟嗣守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小暑日寄山甫二首
- 大儒晚作韓考異,往哲曾非墨尚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對卷
- 若將初節訂賢愚,圣哲功名古亦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劉向二首
- 帝武啟宗周,玄鳥浚哲商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啟母廟
- 力拯艱難運,天開圣哲君。 -- 出自宋·陳居仁·高宗皇帝挽詞五首
- 可不日汲汲,仰希前哲蹤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送王子文宰昭武
- 不念溺所習,意為前哲羞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北山園山石形勢賣盜夜半擇其尤者竊去累日懷
- 堂堂相國緇衣彥,明哲自將亦通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曾丞相臨平帖贊
- 三學上書,冤乎天哉,哲人已萎。 -- 出自宋·國學生·沁園春·三學上書
- 開闢由來莫幾年,圣哲英雄骨俱槁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為徐進士天隱賦辟谷和吟
- 掛冠神武當年事,明哲從來要保身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劉后村雜興
- 國有承祧重,人知秉哲尊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文獻太子挽歌辭五首
- 國有承祧重,人知秉哲尊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文獻太子挽歌詞五首
- 道與常流別,名將往哲齊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贈祝隱者
- 斯文未搖落,右序啟哲人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賀尤禮侍兼修史侍講直學士院四首
- 父兄行已一家法,圣哲傅心萬卷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寄題洪氏永則軒
- 駕言城西游,慨彼往哲遙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次韻李監丞城西紀游
- 我來此州嗟何晚,前哲風流挽不還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韻
- 石折符幽讖,山頹喪哲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挽潘右司二首
- 危行言未遜,難保明哲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
- 臣謀君從協大義,圣哲倡和真同符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學對訓堂
- 焚坑禍作逃軒綺,明哲保身寧饑死。 -- 出自宋·潘中父·題釣臺
- 鑿沌不知今幾年,賢哲治中凡幾物。 -- 出自宋·彭郁·題萬壑風煙亭百韻
- 須知顯晦將千載,往哲標名歲大中。 -- 出自宋·盛辛·題涪江石魚次何憲韻
- 天高地下禮由分,圣哲於焉秩糾紛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賜馬廷鸞四首
- 天人影鄉從千古,賢哲功名正一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寄江陰使君叔木叔
- 山家相約休樵采,十哲人中第九人。 -- 出自·王賓·子游墓(海隅山上。史記·吳世家注:仲
- 況今令尹賢,洞照先哲心。 -- 出自宋·王當·德清宰俞居安自畫淵明圖
- 精忠夙佇危邦慮,明哲寧高避世蹤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廉村族人命賦唐補闕薛公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