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在第4個字的詩句
哲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烝民
- 上有明哲君,下有行化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薛三郎中(據(jù))
- 謀猶歸哲匠,詞賦屬文宗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(時為右補闕)
- 夫維圣哲以茂行兮,茍得用此下土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自古賢哲人,所存非一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樂郊詩
- 道喪賢哲窮,聞之為流涕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徐仲車食於學(xué)官吏或以為不可欲罷去之太守不
- 素聞前哲道,欲向圣朝行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張先生
- 矧荷明哲顧,知深覺命輕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劉楨
- 古來賢哲皆如此,應(yīng)是才高與眾疏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令狐博士
- 然以明哲之火,熏以忠信之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巖下放言五首之博山臺
- 能為明哲保身謀,富貴功名總罷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上趙南仲樞密
- 回狂作哲須臾間,至今相業(yè)歸孫叔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楚妃嘆(楚妃嘆亦刺奇后也)
- 用人混哲否,孽芽出蕭墻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煌煌京洛行
- 自為才哲愛,日與侯王會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
- 儉慈孝哲鍾天性,深仁厚澤遍群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(dǎo)引·三弄曉
- 乃眷三哲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答賈謐詩十一章
- 亹亹明哲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顧令文為宜春令詩
- 古來賢哲人,畎畝策安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幽窗
- 神降上哲,維天配長。 -- 出自唐·蕭仿·享太廟樂章
- 神宗濬哲通三變,善繼文思洽萬方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國學(xué)太宗皇帝御書閣告成
- 乃知賢哲心,所得非游嬉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湖上遇雨
- 念昔先哲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失題
- 能拍十哲肩,不失速而肖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為增城丞張元輔賦博見亭
- 是生睿哲,蚤隆丕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十年發(fā)皇太后冊寶八首
- 克生睿哲,祚我休明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儀坤廟樂章·坤貞
- 既賢且哲,惟孝與友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節(jié)愍太子廟樂章·登歌酌鬯
- 便如前哲亦非敵,八斗才當(dāng)萬斛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惜春
- 古來圣哲少才子,世亂英雄多義兒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示兒二首
- 自古諸哲人,不見有長存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陵遲追哲匠,宗旨發(fā)幽詮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日和盧使君幼平開元寺聽妙奘上人講
- 緬懷先哲士,每用此理燭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遣興
- 於穆浚哲,維清緝熙。 -- 出自唐·韓休·郊廟歌辭·祭汾陰樂章·南呂羽
- 眾謂有哲匠,秘愿發(fā)心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盜焚浦江龍德寺經(jīng)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
- 屈指數(shù)哲人,在昔獨疏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詠二疏韻
- 吾皇睿哲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清平樂·吾皇睿哲
- 挺生賢哲人,象服仍貂冠。 -- 出自宋·熊以寧·壽史滄洲
- 惟古知哲粲青編,胡為典獄難其賢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用柏梁體題式敬齋
- 古者賢哲人,不計鳳與雞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皋橋
- 皇帝明哲,問學(xué)日新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明禋進戒詩
- 伊是昔哲人,用智奔流未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重陽后一日親友會飲於滄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陽
- 客懷明哲戒,飛夢繞吳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樊城用劉清叔韻
- 人言圣哲孫,來憑貳車式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孔同知孔圣衣裔垂念逆旅用意勤甚詩以謝之
- 至哉先哲言,于物不凝滯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放歌行
- 欲親往哲無因見,空樹臨風(fēng)襟袖寒。 -- 出自·李中·和潯陽宰感舊絕句五首
- 一能明哲,一個性迷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劉公索賢
- 害風(fēng)王哲遵隆道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虞美人 以嫂為見在父母
- 景行先哲,敢不欽哉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荒園
- 猗歟明哲。 -- 出自漢·蔡邕·酸棗令劉熊碑詩
- 愿將明哲保身智,遺我摧頹知止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吳侍郎生朝
- 吾聞古哲王,重木抑末作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東禪百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