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哲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周漢獲再興,宣光果明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伊予再塵忝,內愧非才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再授賓客分司
- 解薜登天朝,去師偶時哲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
- 并景貺、三靈眷祐,挺英哲、掩前王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送征衣·過韶陽
- 皇漢十二帝,唯帝稱睿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其二
- 棟梁庇生民,艅艎濟來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諭寶二首
- 云仍無肖似,俯首媿前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
- 世情薄疵賤,夫子懷賢哲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宋中別李八
- 東莞為著姓,奕代皆雋哲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二游詩·徐詩
- 君子謂此君,全身斯明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竹軒詠雪呈外舅謝師厚并調李彥深
- 手詔可人心,吾君信明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雪
- 李侯朱門俊,許與盡時哲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游金陵雨花臺
- 將能此人追,得匪合明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寫懷二首
- 三吳明太守,左右皆儒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
- 負荷誠獨難,移之贈來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樵人十詠·樵擔
- 之子良史才,華簪偶時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海上臥病寄王臨
- 固知世德高,學問冠時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江鄰幾沈文通二學士見過
- 誓起民權移舊俗,更揅哲理牖新知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自勵
- 跂予北堂夜,搖筆酬明哲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酬李處士山中見贈
- 其如念極浦,又以思明哲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泊舟貽潘少府
- 世論高二賢,賢賢繼前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妙喜寺達公禪齋寄李司直公孫、房都曹德裕…
- 動靜本自然,發明賴前哲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酬令裕見寄之什
- 歸奏丹墀左,騫能俟來哲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夜發三泉即事
- 趙魏方俶擾,安危俟明哲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雜曲歌辭·太行苦熱行
- 吾觀孔父鼎,知有名世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故諫議大夫鮮于公欲作新堂以傳世譜名曰卓絕
- 非惟驚代能,乃是名世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蔡君謨墨跡後
- 何但光孔圣,亦已照十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學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
- 洋洋康賴歌,今無愧前哲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
- 識此吳中奇,復幸拜前哲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送常世卿歸嘉興
- 如其守微言,予將俟來哲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五月五日至京口
- 列國何時,東吳何地,十哲之中尚有言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沁園春·吾祖文中
- 殺身以成仁,遺訓有先哲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頭陀成庵主刺血寫法華經
- 從茲返樵徑,庶可希前哲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
- 天道殃頑兇,神明祐懿哲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讀書彈琴聊自娛,古來哲士能貧賤。 -- 出自清·紫靜儀·勖用濟
- 圣人小天下,樂意遺來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登大明寺塔
- 興來忽運筆,妙處無前哲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贈明侍者
- 知十與知二,回賜同補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古五首
- 偷閒容我輩,用世付時哲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詹丞賀得祠
- 邦榮身亦榮,無愧古明哲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雷公達觀赴召
- 所生能夠勞,祖母矧聰哲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
- 誰能將順者,所望在賢哲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蘇著作麻姑十詠·秦人峰
- 貳車實邦英,諸僚亦時哲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奉陪府公賽雪橋公廟紀事兼呈粹幕諸君
- 顧我何足學,當學古賢哲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示衢子
- 瑣瑣混常流,有愧古明哲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題庸齋
- 丕休蒙嘉運,利用賓時哲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送楊子祐知興國
- 開國五十年,光明比先哲。 -- 出自明·沈毅·高陵篇
- 庶幾東陵隱,豈伊公儀哲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晨起行園治蔬
- 皇漢十二帝,唯帝稱睿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五首 其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