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在第6個字的詩句
冰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百花頭上開,冰雪寒中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生查子·重葉梅
- 霜雪兮漼溰,冰凍兮洛澤。 -- 出自兩漢·王逸·九思
- “草嫩侵沙短,冰輕著雨消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樹盡禽棲草,冰堅路在河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長潭五月含冰氣,孤檜中宵學雨聲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霜薄花更發,冰輕葉未凋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宋··
- 下馬不作威,冰壺照清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
- 歡顏為我解冰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 贈送
- 稍聞決決流冰谷,盡放青青沒燒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二十日,往岐亭,郡人潘、古、郭、三人
- 巖崖已奇絕,冰雪更琱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,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。自
- 蘇陳甥舅真冰玉,正始風流起頹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蘇子容母陳夫人挽詞
- 念汝少多難,冰雪落綺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
- 時臨此水照冰雪,莫遣白發生秋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
- 能銜渠水作冰雹,便向蛟龍覓云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蝎虎
- 如何垂老別,冰盤饋蒼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
- 跨海得遠信,冰盤鳴玉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下潠田舍獲
- 履聲如渡薄冰過,催粥華鯨守夜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凈因院
- 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匏有苦葉
- 澗道馀寒歷冰雪,石門斜日到林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張氏隱居二首
-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,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
- 千里猶殘舊冰雪,百壺且試開懷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薛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
- 風雷纏地脈,冰雪耀天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歷三年春,城放船出瞿塘峽,久居夔府,將
- 氣纏霜匣滿,冰置玉壺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
- 江漢春風起,冰霜昨夜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遠懷舍弟穎、觀等
- 觴酒蕩寒玉,冰頰醉江潮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簪履竟晴晝
- 新詞誰解裁冰雪,筆墨生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丑奴兒/采桑子 和鉛山陳簿韻
- 雪散因和氣,冰開得暖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春
- 火翻紅尾旆,冰卓白竿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
- 霜風裂人面,冰雪摧車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歲暮
- 霜佩鏘還委,冰泉咽復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箏
- 葉落槐亭院,冰生竹閣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偶作寄朗之
- 霜殺中庭草,冰生后院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冬夜對酒寄皇甫十
- 二月匡廬北,冰雪始消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游二林寺
- 云破山呈色,冰融水放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
- 曲江新歲后,冰與水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曲江獨行招張十八
- 不知瘦骨類冰井,更許夜簾通曉霜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雜歌謠辭·李夫人歌
- 羽白風交扇,冰清月映盆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,聊用書所見成篇
- 堠雪翻鴉,河冰躍馬,驚風吹度龍堆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滿庭芳·堠雪翻鴉
- 玄冥行令肅冰霜,墻角疏梅特地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梅花
- 風號東北河冰合,月落西南竹影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坐
- 根蘇萱出土,冰斷水生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後
- 禽語驚幽枕,冰消漲野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後
- 三更騎報河冰合,鐵馬何人從我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寒
- 玉鉤定誰掛,冰輪了無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月下作
- 終年游不厭,冰玉生肺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會稽行
- 瀑泉三伏凜冰雪,谷聲火里酣笙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贛士曾興宗字光祖以其居篔谷圖來求詩
- 雪消還似雨,冰釋旋成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晴步至舍傍
- 雪消重作雨,冰釋又成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晴欲出而路濘未通戲作
- 春回積雪層冰里,香動荒山野水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浣花賞梅
- 孰若當世時,冰炭滿懷抱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雜詩 其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