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冠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沐芳莫彈冠,浴蘭莫振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沐浴子
- 君家稻田冠西蜀,搗玉揚(yáng)珠三萬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齊萬秀才寓居武昌縣劉郎洑正與伍洲相對伍
- 二子風(fēng)流冠當(dāng)代,顧與兒童爭慍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
- 愿掛神武冠,往卜飲馬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王定國韻書丹元子寧極齋
- 少年才氣冠當(dāng)時(shí),晚節(jié)孤風(fēng)益自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長源挽詞二首
- 復(fù)推元祐冠,蓋得永昭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
- 下士沐猴冠,已系猶跳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章傳道見贈(zèng)
- 便投切云冠,予幼好奇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教授和溽字韻詩,復(fù)次韻為戲,記龍井之游
- 君家文律冠西京,旋筑詩壇按酒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貺履常屢有詩督叔弼季默唱和已許諾矣復(fù)以
- 自従四方冠蓋鬧,歸作二浙湖山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淮西功業(yè)冠吾唐,吏部文章日月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沿流館中得二絕句
- 葛屨五兩,冠緌[1]雙止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
- 青春復(fù)隨冠冕入,紫禁正耐煙花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洗兵馬
- 雖蒙換蟬冠,右地恧多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
- 多士盡儒冠,墨客藹云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(zèng)蜀僧閭丘師兄
- 比公頭上冠,貞質(zhì)未為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研詩
- 七旬才滿冠已掛,半祿半及車先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達(dá)哉樂天行
- 今來脫豸冠,時(shí)往侍龍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(zèng)吳丹
- 龜屋裁小冠,鹿皮制短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久已掛吾冠,江邊歲又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戲作野興
- 念此思掛冠,白首冀安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虡
- 遨樂無時(shí)冠巴蜀,語音漸正帶咸秦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閬中作
- 物怪齾齾冠丘墳,仙人佩玉雜帨*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丈人觀
- 發(fā)脫妨危冠,齒墮廢大嚼,晨興對清鏡,何以慰寂寞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齒發(fā)嘆
- 推門覓黃冠,避客似奔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學(xué)射山遇景道人
- 吾州清絕冠三吳,天寫云山萬幅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雨泛鏡湖
- 高亭新筑冠鰲峰,眼力超然信不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葉相最高亭
- 先王劍履冠麟閣,後嗣簪橐陪甘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謝張時(shí)可通判贈(zèng)詩編
- 發(fā)殘不勝冠,齒墮欲廢嚼;譬如亭皋木,秋至葉自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衰甚書感
- 青鐵作小冠,白紵縫短褐,右扶九節(jié)杖,左執(zhí)七綴缽,何嘗有定止,到處可生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(zèng)持缽道人
- 裴相功名冠四朝,許渾身世落漁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許渾詩
- 雄發(fā)指危冠,猛氣沖長纓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荊軻
- 短垣囷囷冠翠嶺,躑躅萬樹紅相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昨詩示諸外弟
- 睢盱猴纓冠,狼籍鼠穴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伯虎
- 感激遂彈冠,安能守固窮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書懷貽京邑同好①
- 拂鏡整危冠,振衣步前楹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早夏郡中書事
- 游蜂駐彩冠,舞鶴迷煙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
- 知逐征南冠楚材,遠(yuǎn)勞書信到陽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副使將赴湖南途中見寄一絕
- 家聲烜赫冠前賢,時(shí)望穹崇鎮(zhèn)北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太原狄尚書見寄
- 只這戴朱冠披鳳襖,也抵不了無常性命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晚韶華
- 憔悴戴囚冠,驅(qū)馳嗟俗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梅圣俞寺丞見寄
- 溪邊奇茗冠天下,武夷仙人從古栽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章岷從事斗茶歌
- 溪邊奇茗冠天下,武夷仙人從古栽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武夷茶歌
- 鳳池三入冠臺躔,致了升平一品閑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即席呈太傅相公
- 擎作女真冠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菩薩蠻·人人盡道黃葵淡
- 或儼若峨冠,或翻若舞袖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南山詩
- 行當(dāng)掛其冠,生死君一訪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岳陽樓別竇司直
- 峨峨進(jìn)賢冠,耿耿水蒼佩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朝歸
- 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侯參謀赴河中幕
- --孟郊既取冠為胄,復(fù)以距為鐓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斗雞聯(lián)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