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在第6個字的詩句
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迢迢新秋夕,亭亭月將圓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戊申歲六月中遇火
- 孤山寺北賈亭西,水面初平云腳低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錢塘湖春行
- 絲槐煙柳長亭路,恨取次、分離去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青玉案·絲槐煙柳長亭路
- 綠槐煙柳長亭路,恨匆忙分離去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青玉案·綠槐煙柳長亭路
- 故國傷心,新亭淚眼,更灑瀟瀟雨。 -- 出自宋··念奴嬌·避地溢江書于新亭
- 扁舟昨泊,危亭孤嘯,目斷閑云千里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鵲橋仙·扁舟昨泊
- 不須更上新亭望,大不如前灑淚時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挽文丞相
- 常山臨代郡,亭障繞黃河。 -- 出自南北·王褒2·渡河北
- 綠楊芳草長亭路。年少拋人容易去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玉樓春·春恨
- 向淺洲遠渚,亭亭清絕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疏影·詠荷葉
- 北風夜卷赤亭口,一夜天山雪更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
- 不種閑花,池亭畔、幾竿修竹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滿江紅·詠竹
- “大廈若掄材,亭亭托君子?!比婅b賞 -- 出自··
- 水續萬古流,亭空千霜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太華生長松,亭亭凌霜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韋侍御黃裳其一
- 大車揚飛塵,亭午暗阡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四
- 今日贈予蘭亭去,興來灑筆會稽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張司馬贈墨
- 落日繡簾卷,亭下水連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
- 云收霧卷已亭午,有風北來寒欲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六日記所見
- 江山雖有余,亭榭苦難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僧清順新作垂云亭
- 山高路已斷,亭小膝屢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連日與王忠玉張全翁游西湖訪北山清順道潛二
- 山頭孤石遠亭亭,江轉船回石似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望夫臺?在忠州南數十里?
- 潁魚躍處新亭近,湖雪消時畫舫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陳傳道雪中觀燈
- 憶昨路繞錦亭東,先主武侯同閟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古柏行
- 溪行衣自濕,亭午氣始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
- 麝香山一半,亭午未全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晨雨
- 路出雙林外,亭窺萬井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牛頭山亭子
- 城晚通云霧,亭深到芰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章梓州水亭
- 人肩四根已,亭午下山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課伐木
- 客愁連蟋蟀,亭古帶蒹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官亭夕坐戲簡顏十少府
- 醉尋夜雨旗亭酒,夢斷東風輦路塵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別恨妝成白發新
- 文字覷天巧,亭榭定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文字覷天巧
- 旌旗依舊長亭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旌旗依舊長亭路
- 馬蹄踏遍長亭,歸期又成誤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祝英臺近·綠楊堤
- 長安父老,新亭風景,可憐依舊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
- 驀然斂袂卻亭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虞美人 賦虞美人草
- 鵝湖山下長亭路,明月臨關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丑奴兒/采桑子 和鉛山陳簿韻
- 平旦起視事,亭午臥掩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亭
- 我今幸作西亭主,已見池塘五度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西亭
- 更說歸時好,亭亭月正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會昌春連宴即事
- 富陽山底樟亭畔,立馬停舟飛酒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
- 辭鄉遠隔華亭水,逐我來棲緱嶺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有雙鶴留在洛中,忽見劉郎中依然鳴顧,劉因
- 兩衙漸多暇,亭午初無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吳中好風景二首
- 津橋東北斗亭西,到此令人詩思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天津橋
- 泉來從絕壑,亭敞在中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宿池上
- 曾同曲水花亭醉,亦共華陽竹院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韋八
- 府池東北舊亭臺,久別長思醉一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鄭尹
- 莫嫌地窄林亭小,莫厭貧家活計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履道居三首
- 假如宰相池亭好,作客何如作主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林園戲贈
- [謝又有題敬亭山詩,并見文選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宣州崔大夫閣老忽以近詩數十首見示,吟諷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