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9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永謝麟閣夢,寧垂灶鼎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示長兒存心
- 鶴田為嚴之處則九鼎重,鶴田為皓之出則九鼎安,吾將以子伯英之行卜之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伯英孟淳,鶴田幼弟,乃步深齋之子
- 倏忽千軍陣,雍容九鼎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詩思十首
- 龍陽縣西百丈牽,古鼎大鎮控群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忽使水火爭,誰令居鼎鼐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鹽梅
- 莼盤快斫松江鱸,茶鼎漸融女墻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雪中月波即事
- 人立洪爐上,魚游沸鼎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苦熱三首
- 晨興迨晚暮,危坐沸鼎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恭南酷熱
- 群峰逶迤來,落處如鼎峙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種守
- 我來摩挲讀豐碑,扛鼎筆力猶精奇。 -- 出自宋·胡舜舉·顏魯公祠
- 書燈挑盡無人共,藥鼎煎殘到夜深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問性之病
- 玉堂揮翰思當日,金鼎調元定此時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李承旨學士
- 地卷槁苗盡,人居沸鼎中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苦熱和徐山甫韻
- 若非仁杰擎天力,李鼎將移屬武媚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武則天
- 先春莫道無深意,調鼎方知有大才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席上賦梅
- 濁醪冰蔬薦重味,燃鼎當爐肆烹飪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先仲微仲純仲三兄過普明寺賞雪分韻得飲字
- 柴門有客方高枕,石鼎無人共試茶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喜雪
- 欲系單于頸,封侯取鼎食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呂思道
- 號呶諸兒孫,親沓大鼎沸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祖祕丞
- 何人緩帶當樽俎,彝鼎重看勒巨勛。 -- 出自宋·李喬木·平黎錫宴
- 洪鈞暖入宮橋柳,金鼎香傳驛使梅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元日
- 一麾未足摶云翼,五鼎猶懷念棘薪。 -- 出自宋·李祥·挽郭知府
- 會稽山中禹非死,鑄鼎息壤乃若此。 -- 出自宋·劉鏜·觀儺
- 分茅錫土傳家牒,鐘鼎還須為勒銘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舊將
- 八篇擬授無司馬,銀鼎浮珠問葛翁。 -- 出自宋·盧正中·游洞霄宮
- 玉皇妙曲人何在,金鼎靈丹世莫傳。 -- 出自宋·陸楠·題妙庭觀
- 豐腴當夕餐,大勝五鼎肉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明招雜詩四首
- 臣子從弒逆,罪合五鼎烹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擬峴亭詩
- 覺來落日窺簾影,茶鼎松風潑鼻香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秋日閑居二首
- 濯手時一觀,如烹大鼎胾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挽張南軒先生八首
- 伯樂眼空冀北群,湯鼎坐吊淮南虱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喜諸子所和詩盟歌俱有可采再用韻見意
- 豈知屹立司馬門,九鼎暗移司馬手。 -- 出自宋·錢穎·以久字韻賦翁仲
- 笑推窗戶揖青山,茶鼎松風入耳潺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張可大甥與古愚家兄游陽孟巖已廢而舊日之山
- 得時要不負所學,鼎鼎事業摩蒼穹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送武岡法曹江叔文
- 天心酌民言,訟再調鼎實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靜心堂
- 玉壇醮罷鬼神喜,金鼎藥成雞犬靈。 -- 出自宋·釋楚巒·青城山觀
- 不是牽犁拽把,便須鼎鑊油煎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頌古十六首
- 唯有活衲僧,嗜之如鼎味,粉骨碎身猶未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烹金爐冷歲華深,九鼎遺言猶在耳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既足果吾腹,何用五鼎為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蔬
- 兵戈滿天地,騰沸猶鼎鑊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為先云洲賦塵外地
- 清風入詩腸,何用五鼎肉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題竹軒
- 瓦瓶破曉汲清泠,石鼎移來壞砌烹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惠山煎茶
- 銅瓶棐幾修清供,香鼎中間易卷開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即事
- 丹砂藥劑寧如健,鐘鼎功名不似閑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悶中
- 與梅一夜論心事,石鼎茶乾月未斜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張監稅新居
- 玉棺已去人何在,石鼎雖存味早空。 -- 出自宋·宋晉之·白石山
- 精爽騎箕尾,功名載鼎彝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司空贈太傅康國韓公挽辭五首
- 藩朝宣力由忠藎,彝鼎書功映古今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中書令程文簡挽辭三首
- 旂章禮秩連三府,彝鼎功名載一門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贈太師中書令王公挽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