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7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本來饑飽非同鼎,安得浮沈自一舟。 -- 出自宋·尹穡·句
- 若也銘勛在彝鼎,古今何止一周公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簡唐英同年四首
- 諸公政爾需調鼎,一語翻然忽抗章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
- 肉食何人司重鼎,等閒揮麈事清譚。 -- 出自宋·袁玧·傷亂二首
- 玉真歸帝所,金鼎落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曾治鳳·妙庭觀
- 筆扛龍文百斛鼎,鯨呿鰲擲風雨驚。 -- 出自宋·張淏·為侍郎徐公邦憲賦
- 沉水齊心燃寶鼎,金錢織手卜靈龜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閨情四首·卜歸
- 持竿幸有魚充鼎,混俗須嗟鶴在籠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和薛伸國博漾陂
- 世間不朽非鍾鼎,曾與高人靜處觀。 -- 出自宋·趙庚夫·隱逸
- 他年自許調金鼎,絕味應當獻帝王。 -- 出自宋·趙士礽·和張叔夏梅嶺
- 興懷內訌日,鼎鼎百馀年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檳·白鶴巖
- 和羹宰相調金鼎,止渴將軍擁碧幢。 -- 出自宋·鄭性之·梅花
- 丹砂鍊就葛洪鼎,茶灶行隨魯望稱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呈郫人李簽判
- 自胡雜居民在鼎,民心不改千年并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過沃州
- 道人不復夸盤鼎,自得心傳養內丹。 -- 出自宋·祝鑄·妙庭觀
- 遺民世守軒轅鼎,博士家傳魏國書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送范德煇赴縉云教諭兼簡高則誠
- 摩挲商周出彝鼎,嘯詠日夕傾觴壺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和牧齋題沈石田奚川八景圖歌
- 小碾試茶催瀹鼎,輕刀裁葛已成衣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首夏即事
- 徒為嘗一臠,盈鼎未有分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奉托俞宜黃訪求危太樸集并屬蔣蕭二同年及長
- 漢武甘泉初鑄鼎,好將靈藥獻君王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贈金醫
- 泰阿失金柄,寶鼎竊玉鉉。 -- 出自明·盧柟·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
- 皇基易紹因遷鼎,家痛難忘異舉烽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金陵三首
- 既與群雄爭帝鼎,忍隨降虜到皇廷。 -- 出自明·王澤·姑蘇感事(二首)
- 幽燕建都邑,九鼎從而遷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張都水
- 方士房中龍虎鼎,侍兒花底鳳凰笙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贈顧小侯
- 金門森羽衛,寶鼎靄名香。 -- 出自明·朱高熾·早朝
- 制成新樣雙龍鼎,慶壽宮中奉太皇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銀臺燭燼香銷鼎,困倚屏風脫舞衣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初疑沉檀爇寶鼎,亦似蘭麝熏人衣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瑞香花詩(有引)
- 祖道一絲懸九鼎,提持全仗出群材。 -- 出自明·竺隱道公·和御制山居詩
- 雖慚抱樸子,金鼎陋蟬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(有引)
- 龍虎欲成堪煉鼎,勿為利路亂交加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君王故不有,臺鼎合韋弦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升平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