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6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水云疏散,金鼎煉神丹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庭芳 李老先生慶八十
- 庭院深沉,寶鼎余香梟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娘·蘇幕遮 春曉
- 松姿終自直,鼎意未嘗輕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金陵相公赴鎮二首
- 三百年成玉鼎丹,縞帷驚變紫宸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不向人間調鼎鼐,卻歸天上作麒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讀孫巨源經緯集
- 是時此物參鼎俎,蕢桴土鼓誠為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瓦器易石鼓文歌
- 揚眉哦楚喉,鼎畔倒侯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無咎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八首八
- 何必待龍髯,鼎成方取濟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謁張果先生
- 借問龍歸處,鼎湖空碧波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崇圣寺
- 山上仙蹤丹鼎在,郭邊溪色市橋分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筠州張錄事
- 印下鬼神役,鼎交龍虎歡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王法師房
- 負米過於扛鼎重,選官難似上竿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贈陳時可
- 漢鑄九金神鼎,隋書小字蓮經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西江月·汗鑄九金神鼎
- 金汞初抽,火鼎鉛華退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蝶戀花·花占枝頭忺日焙
- 逐鹿兵還郊鼎移,故家風節似君稀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挽筠澗先生
- 茅舍已忘鐘鼎夢,蒲輪休過薜蘿亭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題王文孺臞庵
- 筆力休論扛鼎,神功更解移山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題米元暉橫軸
- 恰似溫溫,鉛鼎丹初轉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點絳唇·陽氣初生
- 偃月爐,朱砂鼎,總皆非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不用尋神水
- 堪笑山陽漢鼎移,智如文若豈難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堪笑
- 不等歲寒催鼎實,角聲自與月平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偶閱夷堅志見梁鄭公有九月梅化詩因復次韻
- 竹屋寒無石鼎煙,春風吹作白龍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樊
- 引飲萊公同鼎軸,共定澟淵一著。 -- 出自宋·碧虛·賀新郎·兗兗登臺閣
- 任是和羹傅鼎,爭如漉酒陶巾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朝中措 題闕
- 炎精訖錄九鼎沸,一旦失去官河糜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鼎食諸公盡鼎烹,閭閻豪杰劍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鉛化金銀樹,鼎光玉液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休話還丹大鼎爐,我緣經歷盡皆虛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帝室正須調鼎鼐,勒移寄語不須譏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張倅行縣
- 仲修國老曾鼎臣,各于三者得其一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饒德裕三益軒
- 帝令來作金鼎和,趁得寒梅雪香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陳龍圖
- 實龜相承,哭鼎加重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或謂前年九鼎成,時無雜糅清如水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至河中首訪鬼拔河圖有畫人云因陸學士移其壁
- 準擬助和商鼎鼐,雍容成道漢絲綸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自古勛名勒鼎彝,老于文學即今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凱歌十首呈賈樞使
- 群雄競起問鼎,老賊傍觀朵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錄漢唐事六言五首
- 只恐中原方鼎沸,天心未遣主人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方寺丞新第二首
- 惟余暨兩君,鼎足坐水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上巳與二客游水月洞分韻得事字
- 規模垂翼翼,鼎石賴乾乾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傳胡報二十韻
- 規模垂廣遠,鼎鼐蓄含洪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趙狀元赴湖州幕
- 妙手合調金鼎鉉,清風穩到玉皇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邦衡生日以詩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
- 要試平生調鼎手,安排青子待公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范漕赴召八絕
- 矯矯鸞鳳姿,鼎鼎廓廟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丘都承
- 晚桂薦花熏鼎古,寒松墮子茗甌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用韻答游司直見寄
- 今歲谷翔貴,鼎飪無以烹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酂陽行
- 石室地爐砂鼎沸,松黃柏茗乳香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牙簽玉籌五鼎食,是中有趣非錢癡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次韻題沈傳曜瘦節堂
- 孫閣相君和鼎貴,秦樓愛婿坦牀賢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僕射李相公宅觀花燭
- 由來作詩苦,鼎峙太瘦生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
- 正自無人嘗鼎臠,不如有客辦萍虀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連日灌畦蒔菜廢作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