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6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“驟雨松聲入鼎來,白云滿碗花徘徊。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三韓使者金鼎來,方奩饋送煩輿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鰒魚行
- 坐客皆可人,鼎器手自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
- 自君兄弟還,鼎立知有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
- 肉味不足登鼎俎,何為見羈虞羅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狩行(時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東川)
- 心樂簞瓢同鼎食,身安山澤謝弓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懷
- 白殘未消古鼎火,燈暗尚結寒缸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
- 暑氣方然一鼎湯,聊呼艇子夜追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暑夜泛舟
- 活火靜看茶鼎熟,清泉自注研池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感事
- 水菽中歲樂,鼎茵暮年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
- 但得皋夔調鼎鼐,自然災祲變休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詞二十首·皇帝合六首
- 曾看元臣調鼎鼐,卻尋田叟問耕耘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退居述懷寄北京韓侍中二首
- 連巖下空洞,鼎張彭亨腹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子瞻雙石
- 一心在陳力,鼎列夸四方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詠三良
- --韓愈印從負鼎佩,門為登壇鑿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晚秋郾城夜會聯句
- 早個使君歸鼎軸,為禽頡利檕單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
- 老賊平欺晉鼎輕,一輪五色夢中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晨炊翫鞭亭二首
- 今年有孫康鼎來,問天還我北斗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羅必高赴省
- 秋江得雨茶鼎沸,怒點打蓬荷葉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浮石清曉放船遇雨
- 亭亭自抬舉,鼎鼎難藏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高荷
- 待出和羹金鼎手,為把玉鹽飄撒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念奴嬌·冬晴無雪
- 久病厭聞銅鼎沸,不眠惟望紙窗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枕上
- 炭熟香濃石鼎煨,人言小合是春臺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丙午新正書懷十首
- 萬景無窮鼎鼎至,百年有限垂垂休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愛雪歌
- 花前一杯重鼎呂,明日戽田并灌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北山草堂千巖觀新成,徐叔智運使吟古風相賀
- 風香薦秀色,鼎俎謝腥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壬辰三月十八日石湖花下作
- 傳聞弱水外,鼎立三神丘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遠游
- 臠肉便知全鼎味,它時不用識醍醐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天啟惠酥
- 薰爐宜小寢,鼎制琢晴嵐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謝王炳之惠石香鼎
- 若比紫髯分鼎足,未聞馀力有瓊瑰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
- 不愿鹽梅調鼎味,姑從律呂應簫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食櫻筍二首
- 羽客信來丹鼎具,石淙夢斷水聲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
- 香薦蘭皋湯鼎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虞美人影/桃源憶故人
- 坐令國勢九鼎重,所賴君心一點明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
- 樹風今遠矣,鼎食奈悲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
- 臺席已酬調鼎志,磻溪還作釣魚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慶文公八十會口號
- 三階清平九鼎重,指麾拱揖安華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
- 細看詩中元鼎,似道區區東井,冠帶事昆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,游玉華谷,回過少姨廟
- 帝子御飛龍,鼎湖叫奚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述古
- 向真霞六陽,鼎內烹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區區逐甘鮮,鼎鼎夸佩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
- 陸羽茶泉金鼎冷,右軍墨沼兔毫香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詩一首
- 餌術肯嘗鍾鼎味,紉蘭應笑佩環聲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恭聞秉山人表謝急徵不赴榮侍因成拙句仰紀高
- 燭滅銀臺,寶鼎篆煙埋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雙調】碧玉簫 四
- 初遭赳赳子,鼎飪飫毛血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
- 細挑生菜羹鼎香,落盡梅花妝額巧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人日雪
- 先把乾坤為鼎器,次摶烏兔藥來烹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廈傾木不支,鼎重足先折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代范景山和弟觀韻
- 雨畦灌蔬翠鼎鼎,春槽壓酒紅潺潺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盧致遠
- 莫問丹砂鉛鼎,休披虎繞龍蟠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西江月·莫問丹砂鉛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