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5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漢天子,方鼎盛,四百州。 -- 出自宋·劉潛·水調歌頭·落日塞垣路
- 僧來留石鼎,人在典金魚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閒居二首
- 四海如在鼎,誰能救將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伯夷詩
- 給事筆力鼎可找,九鼎初如一毛細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知府毛公顯謨以詩寵還書軸謹次嚴韻以敘拳拳
- 排奸力扛鼎,憂國鬢成絲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詩二首
- 解頤得匡鼎,和羹本商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章宰喜雪
- 樵謳或配鼎彝收,衰翁縱衰猶可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寄林郎中
- 魚方在沸鼎,獨以袽沃漲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漕
- 味適方調鼎,裝輕不駕舟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丞相慶七十五首
- 愿公老臺鼎,白首冠貂蟬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杭州使君蘇內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
- 先生如九鼎,坐折奸宄萌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杭州使君蘇內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
- 吾觀孔父鼎,知有名世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故諫議大夫鮮于公欲作新堂以傳世譜名曰卓絕
- 平生虎力鼎可扛,憤氣不作咸陽降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項羽廟
- 況今朝調鼎,尤待鹽梅。 -- 出自宋·沈蔚·滿庭芳·柳與堤回
- 繡袞香濃,鼎槐風細。 -- 出自宋·江漢·喜遷鶯·升平無際
- 山泉烹石鼎,孤啜不勝清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幽趣十二首
- 柏香穿石鼎,孤起學游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白居易有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
- 篆縷銷香鼎。 -- 出自宋·潘汾·賀新郎·篆縷銷香鼎
- 篆縷銷金鼎。 -- 出自宋·李玉·賀新郎 春情
- 他年陳五鼎,清晝下云軿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彭府君夫人羅氏挽詩二首
- 三山覆蒼鼎,一澗走青蛇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大寧寺
- 戮力銘鍾鼎,余波及草萊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楊元老召赴闕
- 不聞力扛鼎,但見橛撼螘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留題云頂
- 有了調金鼎,遺根益縣封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梅花落
- 火龍燎金鼎,玉樓詎可凍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李次仲韻
- 待飲徹、玉鼎云英,怎更有炎曦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法曲(第四攧)
- 每逢春色鼎來時,爭逞新妝媚晴日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詠梅棠
- 算功高調鼎,不如竹外,一枝斜好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水龍吟·雪中蓓蕾嫣然
- 過□添爐鼎,朱顏愈少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惜黃花·秋光將老
- 慷慨安周鼎,從容卻郢兵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用孫仲益尚書韻二首呈孟信安
- 棠陰散暑,鼎篆凝香,永日一庭虛靜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蘇武慢·暗雨收梅
- 草詔坐扛鼎,瑣屑掃尊罍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水調歌頭·筆力卷鯨海
- 九州作秦鼎,萬生入燖煮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舊服術迂其效棄去比過臨邛蒙李丈分惠并副
- 芳野壤歌鼎沸,古市歡聲輻湊,盡是泰平人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水調歌頭·澤國正秋杪
- 學窮栒邑鼎,篆逼嶧山刊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武廣叔游浙東二首
- 結實收功鼎鼐調,不論江路與山椒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又和前韻十首
- 德器重九鼎,材猷冠千英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岳陽林倅
- 百斛龍文鼎可扛,揮毫曾寄碧油幢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從郭中隱覓酒併呈張君量
- 縱使金章鼎貴,何似玉樽傾倒,一醉可消愁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水調歌頭·雨霽彩虹臥
- 淑氣含公鼎,明時預政機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余丞相
- 奸心妄窺鼎,未見神合沮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陳倅游石門吊瞿硎先生
- 渴后情懷,鼎中風味,惟有心知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柳梢青·恰則年時
- 鳴鐘與列鼎,飯蔬仍飲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舂米方歸瑞峰寺僧送菜適至遂成晚饋
- 香燒古銅鼎,囊貯今墨帖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李聲父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過飲
- 公身為九鼎,國勢屹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周樞使
- 帝渴梅調鼎,民思楫濟川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宮使余丞相
- 黑鉛紅汞鼎中煎。 -- 出自宋·宋先生·搗練子·真水火
- 講說來匡鼎,風騷藉子虛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
- 單于未覺鼎鼐催,不與人間障煩惱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李晦父炎早梅
- 汾獻升云鼎,秦遺蝕雪碑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