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5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九轉(zhuǎn)金丹鼎,三才玉匱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神兮降止,鼎祚綿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五方帝
- 豆登在列,鼎俎斯儔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
- 介茲景福,鼎祚靈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常祀皇地祗五首
- 本枝億載,鼎祚逾長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延和
- 人間陳五鼎,天上應(yīng)三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
- 沈侯筆力鼎可扛,左手截取吳淞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沈次律水枕
- 羯虜問周鼎,柱史出秦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調(diào)歌頭·羯虜問周鼎
- 汾水雁飛,鼎湖龍遠(yuǎn),魂返今無異域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少工藝文
- 漢重貂珰鼎軸輕,力扶弱勢賴公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事十首
- 吾嘗評石鼎詩,蓋出一手所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釋老六言十首
- 夾輔曾調(diào)鼎,分憂屢建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柳齋陳公四首
- 奇字識夏鼎,古音彈云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秋日會遠(yuǎn)華館呈胡仲威
- 子羽徒扛鼎,其如欠轉(zhuǎn)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安期生
- 子羽力扛鼎,諸侯屈膝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外黃兒
- 未遑?zé)捊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鼎,日覺容光暮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
- 潛藩來騎鼎,故里去程徐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蔡侍郎鎮(zhèn)建寧
- 水縮秋吟鼎,霜低夜講松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楞嚴(yán)大師
- 帝意仍調(diào)鼎,親榮寧擁麾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
- 好學(xué)今康鼎,施家古計研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靖州太守李秀實挽詞二首
- 汾陰有古鼎,金景歊浮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
- 古來刀鋸鼎鑊具,用待誹謗妖言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
- 器重千鈞鼎,胸涵萬斛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挽中書俞侍郎二首
- 幾滑銅熏鼎,窗明石硯屏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水仙
- 種德黃芽鼎,陶心碧玉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高壺隱挽詩
- 藥轉(zhuǎn)紅金鼎,茶開紫閣封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造微禪師院
- 此身百斛鼎,流俗欲手操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女貧苦難妍
- 盛烈刊彝鼎,丹忠薄昊旻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擬上張丞相
- 慎□重高鼎,宣威屢干方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呂丞相挽詩二首
- 巨崿轉(zhuǎn)鼎鼎,危塍上層層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入白水懷士特溫其
- 不道蟬聯(lián)鼎貴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燭影搖紅·千載風(fēng)云
- 此夜同聯(lián)鼎,他年莫寄書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別章杭山
- 體粟須煩鼎力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浣溪沙
- 蓋壤聲名,鼎彝勛業(yè)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石州慢·磔攘送寒
- 席塵埋古鼎,書蠹入新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哀陳夫子
- 呼僮瀹石鼎,煮湯旋和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月上
- 琴高雙鯉,鼎來同醉孤絕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念奴嬌·垂虹望極
- 問何如、石鼎約彌明,同聯(lián)句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滿江紅·秋水涓涓
- 晉室遷神鼎,梁園作戰(zhàn)場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枕上言懷
- 酒削饗列鼎,販脂來駟車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招農(nóng)篇
- 昔人煉金鼎,此地余還丹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博士宿煙霞觀
- 壯歲思銘鼎,空言陋請纓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寄王侍御塞上
- 百斛扛文鼎,千帆掣駛檣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雨中夢安公石張習(xí)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
- --竇從一鑄鼎開岳造明堂,--宗晉卿玉醴由來獻(xiàn)壽觴。 -- 出自唐·李顯·景龍四年正月五日,移仗蓬萊宮,御大明殿,
- 盛業(yè)銘汾鼎,昌期應(yīng)洛書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(yīng)制
- 拾薪遇遺鼎,探穴得古籍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游陸先生故巖居
- 子微化金鼎,仙笙不可求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,今追
- 鼎,堯時泰萬年。 -- 出自唐·孫欣·奉試?yán)渚?/a>
- 禁中周幾鼎,源上漢諸墳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秋日洛陽官舍寄上水部家兄
- 利用調(diào)羹鼎,馀輝燭縉紳。 -- 出自唐·鄭轅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