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4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年華鼎鼎分杯面,筋力時時借樹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山居
- 何如石鼎鳴澗松,風味之高未渠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三雪
- 解頤鼎鼎得匡來,凈洗詩脾萬古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
- 筆扛龍鼎雄豪在,手拔鯨牙汗漫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和知郡史監丞鹿鳴宴詩
- 銘常勒鼎勲業在,未可枯木窺坡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
- 不知茶鼎沸,但覺雨聲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煮茶
- 磚爐石鼎煮飛瀑,此妙勿令渠輩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采菌
- 黃金漢鼎青錯落,綠玉秦璽紅屈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刊匠圖書冊
- 向來石鼎老彌明,松下無人啟玄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紫極宮用呂宗卿韻
- 自然石鼎煎魚眼,解致鄒枚汰兩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與客觀雪
- 年華鼎鼎雙蓬鬢,身世悠悠一酒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夕雪用韻
- 熟宜茶鼎里,餐稱石甌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病中辱諫議惠甘菊藥苗,因以詩贈
- 龍蟠金鼎,虎繞黃庭戶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掛金索·一更里
- 九霞覆鼎澄輝,九還火,煉神丹轉光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河清 繼重陽韻
- 拔山舉鼎,射虎穿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臧劉石公獻石羊索詞
- 玉爐金鼎內,黃芽白雪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五靈妙仙 贈扶風縣淡公
- 煉烹玉鼎長生藥,保養金爐不死 -- 出自元·馬鈺·洞中天 贈員先生
- 虎龍蟠鼎繞周遭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南柯子·頻剔靈明燭
- 山林鐘鼎都休問,且聽雙蛾合一詞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鷓鴣天·花滿尊前酒滿卮
- 拔山扛鼎興何暴,齒劍辭騅志不移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讀項羽紀
- 疑隳大鼎存銘識,似毀明堂露榱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石鼓歌
- 我公臺鼎貴,臣職始終全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胡忠安公挽詩(四十韻)
- 深藏寶鼎今方出,合得丹經與世傳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神鼎山
- 生前內鼎宜烹煉,殊勝華池好漸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松花煉鼎龍山側,甲第群仙鳳鶴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山頭鑄鼎爐長冷,湖上號弓淚滿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江一望永思陵
- 流年鼎鼎三十余,古人有立君可無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陳宗元立齋
- 百年鼎鼎流,永從耕桑民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懷古田舍
- 吳王初鼎峙,羽獵騁雄才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長洲苑(吳黃武中,此地校獵)
- 一江如鼎魚龍沸,我欲逃生何所之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事
- 安知九鼎珍,宜爾終身瘠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三川誦杜老觀水漲詩
- 無煩鑄鼎圖群象,可笑時儺逐畢方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圓機除祟賦
- 茲焉祭鼎戒群吏,古也拜灶勞皇躬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庚子冬至祭鼎閣差充太祝致齋於內西廊待漏院
- 鹽梅和鼎食,家聲眾所歸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
- 更那堪、鼎成龍去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龍吟·鬳齋不是凡人
- 畫堂金鼎熏蘭麝,豈有天然韻可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太守林太博贈瑞香花
- 情知金鼎催調燮,驛路梅開雪意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壽建寧太守
- 晨興舐鼎嘗殘藥,夕暝吹燈據槁梧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贈一首
- 靜觀鐘鼎族,起滅猶輕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八桂堂呈葉潛仲
- 少豪扛鼎復搴旗,倏忽才情已竭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老嘆一首
- 遂令移鼎賊,知愧飾巾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龔勝
- 肯移金鼎調元手,為作玉龍檠雪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信庵丞相為余作墨梅二軸謝以小詩
- 無奈阿鼎何,嬌啼索梨栗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山中五無奈何(詩一首見本集,題止山中二字
- 味宜調鼎食,材可中虹梁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贈孫次山
- 只知和鼎非凡子,豈料升盤有苦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敬和老人青梅
- 有銘於鼎未為著,無忝所生方是存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林氏著薦亭
- 石壚金鼎紅蕖嫩,香閣茶棚綠巘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美如仙鼎金,清如纖手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擬齊梁酬所知見贈二首
- 即應調鼎味,比屋堪封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顧大夫
- 鹽梅金鼎美調和,詩寄空林問訊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酬韋相公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