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3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勸業(yè)鼎鐘上,留待百年看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(diào)歌頭 壽雪齊
- 云暗鼎湖龍去遠,月明華表鶴歸遲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挽文丞相
- 固無鼎釜珍,頗煮溪澗毛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接竹引泉
- 笙歌鼎沸南湖蕩,今夜且休回畫舫。 -- 出自元·薛昂夫·山坡羊·晴云輕漾
- 還丹鼎器將何作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菩薩蠻·還丹鼎器將何作
- 春秋鼎盛正清貴,我年漸似下坡輪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
- 味非鼎俎和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詠螺蚌詩
- 囊攜鼎藥身難老,路接仙橋眼更明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送馬道人歸天臺
- 家傅鼎甲尋常事,不比寒儒漫浪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鄭子仁生朝
- 諸人鼎列更茵重,客子愁邊或酒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以道苕溪
- 蜀成鼎足勢,臥龍名益都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贈別
- 一門鼎食斷前勛,容我窗間吟遠岫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叔祖待制移居新市華閣安裝成適逢筵日尊幼畢
- 萬錢鼎食吾無取,君有仙茅幸分與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贈仙茅道士
- 神山鼎峙滄海東,瑤池翠水環(huán)銀宮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瀛洲行
- 縹渺鼎烹矜大嚼,西家呼廬賽乳酷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翠微樓對竹會飲
- 少須鼎實明人眼,卻帶江南煙雨來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落梅
- 三姬鼎足如雁行,玉階隨步鳴雙珰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錢舜舉清暉堂所寫戲嬰圖為臨淮顧謙賦
- 莫嘆鼎湖龍去久,丹臺君是舊仙班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諸陵月下送潘尚寶二首
- 永懷鼎足戒,毋使公膋傾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勉學詩(八首)
- 城中鼎食排翠釜,羊胛駝峰賤如土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文潛初伏大雨戲呈無咎
- 天欲鼎分終割據(jù),可憐憂國竟捐軀。 -- 出自宋·陳古·過武侯廟
- 高吟鼎臠屢經(jīng)嘗,群噪紛紛子貢墻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程簿能靜袖詩來訪次韻
- 同游鼎貴佩鳴珂,寸祿中年不啻過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寸祿
- 詩名鼎鼎號三羅,藜杖經(jīng)從石上過。 -- 出自宋·陳宋輔·羅隱題詩石
- 風埃鼎鼎百年中,世事興廢何終窮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右溪道中偶作
- 豆邊鼎俎,金石絲簧。 -- 出自宋·竇儼·建隆郊祀八首
- 妙句鼎來方對客,共吟驚喜欲忘餐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次花翁第三雪
- 弟兄鼎譽人爭羨,富貴隨時報未均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丘知府挽詩
- 事業(yè)鼎彝千古恨,文章衣缽萬燈傳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挽黃通判明叔座主
- 革故鼎新誰料得,舉安天下勝偏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
- 調(diào)和鼎鼐施霖雨,燮理陰陽佐武桓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睢陽五老園
- 朝廷鼎鼐席尚虛,君家況是個中腳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別宇文季蒙
- 千廚鼎列雙魚美,眾客咸瞻五馬臨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奉謝月山太守
- 故人鼎貴甘相絕,另后君須寄一書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留別江子之
- 翁族鼎七閩,籍甚月旦議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瑞松亭
- 疏花鼎立睨霜風,二季居然侍一翁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品梅
- 宗廟鼎彝刊祖烈,相門衣缽付家傳。 -- 出自宋·林宗放·贄奉使總領大卿
- 三山鼎峙多幽賞,千里甌圓盡勝游。 -- 出自宋·呂梡·句
- 地僻鼎分三縣界,淵澄輻輳兩川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日·麻溪渡
- 三聲鼎蓋普門開,苦海勞生喚不回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永為鼎鼐調(diào)羹用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古今鼎鼐調(diào)羹手,幼學誰人不順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豈無鼎食腰金儔,朽骨往往空蒿丘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粹老使君前被召約往它山謁善政侯祠既不果以
- 名雖鼎甲貴,官止塵勞污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鄭無忌南歸
- 雖無鼎銘勛,卻有書傳信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補郡維揚十一月到治蒞事
- 孰居鼎鼐調(diào)梅鹽,孰任閫闑懷韜吟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首夏即事與丘與權同韻作
- 槐班鼎輔膺柬,玉階封章究遠猷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樓樞密挽詞二首
- 煌煌鼎食家,聲色自纏糾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答司馬宜春逆
- 堯蓂鼎來方十枝,韜藏萬斛冰雪輝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代人上謝丞相生朝
- 欲逃鼎俎烹,絕技惟一□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山園戲書三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