黍在第7個字的詩句
黍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髑髏避月攫殘黍,幡底颯然人發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陰風吹火篇呈錢刑部
- 煙埃方袞袞,禾黍正離離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秋齋雜賦(五首)
- 煙霞經北固,禾黍過南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東林寺睦公往吳國
- 來歲公田多種黍,莫教黃菊笑楊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
- 枌榆何冷落,禾黍郁芊綿。 -- 出自唐·陸敬·游隋故都
- 卻笑野田禾與黍,不聞弦管過青春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米囊花
- 蒿萊織妾晨炊黍,隅落耕童夕放牛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送薛居士和州讀書
- 田原土盡辟,禾黍積如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郊外感事
- 彼民粒不充,我黍地無空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知郡都官
- 山林方自屏,雞黍復相親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憶昨呈元老
- 回思何人家,雞黍羞季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
- 燥之潤之,是有黍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程帥勸農和陶詩韻
- 政如何蓧翁,雞黍止季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嚴文炳暫別歸吳門
- 行人泥沒輈,腐黍亂荒薈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同諸公餞望元因宿谷隱以何當風雨夜復此對床
- 采珠探水府,絲黍慎蛟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續題郭功甫詩卷
- 有流霞洞煥,映黍珠、徐下空玄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春從天上來·王土平平
- 故宮今已生禾黍,翻作行人倍痛心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都亭驛詩
- 人事講鄰曲,雞黍期相當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力田須待年多黍,知病好尋參與苓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國哭因以奉勉
- 園林宮館尚禾黍,草木於爾何足論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隋堤草
- 笑言約中浣,雞黍供蕭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招賈秘書
- 原趨座上雞和黍,未種胸中棗與梨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叔夏視獲三首
- 譬如田家,所仰黍稷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
- 慶此嘉瑞,明歲黍稌應多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聲聲慢·風收淅瀝
- 樽酒開歡顏,雞黍羞珍具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陽山寺
- 正干戈耆定,禾黍豐登,人意樂,歌舞賢侯美政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洞仙歌·重陽近也
- 故國能無嘆禾黍,中原應欲覩衣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蔣甥若水使屬北行
- 玉食未應須角黍,君王端是念忠賢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淳熙元年端午帖子詞·皇帝合六首
- 一絲必同袍,粒黍無異炊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孫祖佑解元世友堂
- 佳辰昨日傳筒黍。 -- 出自宋·郭應祥·菩薩蠻·佳辰昨日傳筒黍
- 鄒谷雖寒應解黍,朱車面面是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虛齋勸農十詩
- 秋風壯夫淚,禾黍莽平疇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李參政湖上雜詠錄寄龍鶴墳廬
- 焦原換得潤,枯黍喜更生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全父弟立秋喜雨
- 耕稼問黔巑,禾黍慳培塿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紹慶府教廳瑞麥
- 楚湘舊俗,記包黍沈流,緬懷忠節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念奴嬌·楚湘舊俗
- 想平疇,禾穟穟,黍芄芄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屯結海云陣
- 又凄涼、蒲觴菰黍,異鄉重午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賀新郎·寶扇驅纖暑
- 蕭蕭棠棣悲離黍,寂寞芝蘭閟野萊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有感
- 雨露日以深,禾黍日以長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適趣
- 家家置酒延雞黍,便好卜鄰花底住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有成功兮,懷雞黍之招邀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饒娥廟祀神歌
- 破屋青燈才一黍,荒園老樹忽千花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大水后得雪
- 圣人望魯念,彼黍車轔轔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寄趙菊東山長三首
- 一粒金丹,大如黍米,定中降胎。 -- 出自宋·衣白山人·沁園春·一粒金丹
- 家貧草具惟雞黍,地僻柴門但雀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韓毅伯韻三首
- 云翁耕扶桑,種黍養日烏。 -- 出自唐·趙牧·對酒
- 鄉吏不到門,禾黍苗自高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鋤草怨
- 離宮別館空禾黍。 -- 出自元·王沂·御街行 御街行原系二首,周泳先誤作一首。
- 邯鄲枕上占炊黍,審雨堂中慰望霓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題澤民廟
- 清風坐北窗,雞黍會四鄰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“黍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