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9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胸中慨慷外簡易,年高未見白發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李大夫管勾太平宮居袁州
- 南郭踵欲隨,袁安正高眠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癸酉冬雪
- 聞道秦州多勝跡,登高能廣少陵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傳龍圖帥秦
- 更翔西南天,江云慘高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葉師迎娶還吳省親遂之官達州以詩見意
- 行已臨民俱可述,仍高孝友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黃幾道挽詞
- 無時挹香酎,有象掛高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同賦李夢符酒斗
- 無輕十室小,長養即高才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題丁子厚二亭·朋來亭
- 選勝危梯經巀嵲,登高余思憑欄干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思南岳呈運判承議
- 我常游公門,仰公彌高廬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廬山高
- 扶病正須家里杖,登高聊試水邊樓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九日無菊
- 蝜蝂不畏重,蝸牛好高升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秋懷詩四首
- 久憎折腰事,再拜向高墳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拜靖節墓
- 此是人間清凈地,風高晶冷絕塵埃。 -- 出自近代·許世英·登廬山
- 最是勁松絕壁立,崇高風格不須疑。 -- 出自·陶鑄·和董老游廬山詩
- 徐尋屈曲徑,竟上最高峰。 -- 出自近代·宋教仁·登韜光絕頂
- 手攜門前柳,虧蔽成高樹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感懷詩五首
- 良疇連遠近,秀野混高低。 -- 出自宋·蔡開·平綠軒
- 群鳥待鳳凰,摩天能高飛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感懷二十首
- 一千七百七十鋒,脊高體狹刀口洪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
- 坐久神宇閑,斜陽在高木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秋日古城葉希圣見訪
- 外峻懸絕磴,中寬峙高峰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游靈巖分韻得從字
- 玉螭取噴薄,鐵鳳舞高寒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望海樓
- 南宮冠多士,東海起高門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楊參政挽章二首
- 未應山人邀渤仝,登高臨清玩曨曈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
- 回視卓魯輩,政可束高閣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題范烏程松桂亭
-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,參差明河兩肩并。 -- 出自宋·陳東之·游沃洲山
- 憑闌最深處,見月在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陳壺中·宿連云樓
- 鳥度云移人事換,天高地大客愁寬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即事二首
- 涼意蕭蕭起白蘋,憑高小扇一障塵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江天
- 人間此事固不朽,山高唐業澌成埃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蘇東坡西山詩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覽愴然
- 寒江獨釣焉往,剡溪高興久空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贈雪篷相士
- 年方登弱冠,詩已有高名。 -- 出自·陳麟·題釋英白云集
- 詩清見和靖,筆妙得高郎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高將仕墨梅
- 新阡緣孝感,揮涕望高岡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吳太夫人
- 群魚猶出戲,歸路倦高翔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到妙寂寺
- 遂令后世儒,拳拳仰高躅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樞上人評詩
- 才杰少魁金榜第,年高猶帶侍臣銜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王侍郎
- 若識真古意,何須最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·玉井
- 素琴無弦心自彈,泰高高水潺潺。 -- 出自宋·陳尚文·題江國錄先生石室
- 主人心地一泓淥,調高和寡陽春曲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余方叔題傅材甫筠欲韻
- 吾家門門對比山,算高欲與山同紀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戊寅老人生旦
- 行健要將乾作馬,登高須識艮為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韻呈徐子融聊寓諫時子融同會
- 勉哉二秘閣,賢行如高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潘家山同章衡諸生飲次行令探得隱君子為章衡
- 有片白云收不盡,日高猶在講堂邊。 -- 出自宋·陳塤·游虎丘
- 瑯軒列朱房,風露峨高寒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九鎖步虛詞·第三飛鸞鎖
- 聳入云端一壁青,地高轉步即天京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云外峰
- 恩重冕旒曾召對,情高云鶴卻同歸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送崇教大師南歸
- 如君畫思幾通神,眼高世俗空無人。 -- 出自·陳俞·贈畫魚賈兄
- 憑高看漸遠,更上最高樓。 -- 出自宋·成銳·句
- 虛窗搖冷翠,杰閣聳高寒。 -- 出自宋·程敦厚·王文孺臞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