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9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上都賞玩爭出城,日高三丈車馬塵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千葉黃梅歌呈王夢得張以道
- 重到虛亭意豁然,望高容易覺秋天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圣井亭
- 白身無寸祿,青眼欠高人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尖送云友歸行都
- 劉郎秀眉宇,秋隼立高巘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奉寄旌德尉劉申之
- 琴書多暇日,觴詠盡高朋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夜坐再用韻二首
- 行行望仙宇,知在最高峰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施真人韻
- 閑人閑處住,載酒荷高情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盧申之載酒舟中分韻得明字
- 或欲振家聲,塵言束高閣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東禪百韻
- 搜奇往往魑魁泣,窮高不礙天門重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韻謝和章
- 月澹郊原從犬臥,秋高籬落任雞肥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代柬寄張端衡
- 兩腋乘西風,送我上高岑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訪隱者不遇
- 誰伴山下去,明月升高林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訪隱者不遇
- 看來眾亭子,最是妙高奇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化成巖二首
- 聞師游岳去,打急訪高岑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空師欲游岳往訪山寺
- 歲旱可能飛石燕,秋高還看落天蝦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擬游長沙至零陵忽動歸興
- 溽露沾灌莽,華月流高旻,吟嘯嘉此夜,撫化悲蕭辰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秋夜感懷
- 雅淡久無蘭作伴,孤高惟有竹為朋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梅花
- 至理要一切,精微實高廣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
- 耽書夜不睡,省事日高起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譚學士見寄
- 山遠從誰尋古跡,水高何處認漁磯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偕剡中諸友游明心寺
- 雙星佳會又兼旬,崧高此日曾生申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壽樓監丞
- 一紙哀歌和淚寄,山高水遠樹冥冥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寄悼浦江吳縣令清翁
- 不才持薄祿,終古愧高風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憶同張子長游北山諸名勝
- 與俗相追何日了,登高一嘯洗秋悲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吳仲恭翠微樓九日落成和謝皋羽
- 山近白云歸古殿,風高黃葉響空廊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宿香嚴院
- 老來屏人事,北窗寄高眠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雜詠十首酬汪鎮卿
- 一水分兩支,來共高高峰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別所親
- 有時多解悟,無發得高間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答山中侃上人
- 不見抱琴人,斜陽在高樹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新豐道中
- 往者修練人,飛升接高武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九鎖山·洞霄宮
- 艤舟鸕鶿港,白云滿高原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方玄英故居
- 臨觴聊一酹,惆悵愧高才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何楷讀書堂
- 問誰所構堂,軒窗傍高岸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碧瀾堂
- 臚音肅遠響,華鐘泛高張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觀習禮神樂觀歸而有作
- 閑夜會親友,置酒臨高堂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擬古(四首)
- 卑哉益州牧,乃欲吏高賢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言(十一首)
- 區區功曹檄,何足致高賢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言(十一首)
- 竹翠落閑階,鶯聲出高樹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山中送陳惟寅
- 寒煙引輕素,斜日在高峰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楚江清遠圖為沈倫畫并寓九曲山房作(四首)
- 疏散元非用世才,日高林戶尚慵開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畫
- □翁何處在,孤塔凜高風。 -- 出自宋·艾申·石{上鞏下石}
- □翁何處在,孤塔凜高風。 -- 出自宋·艾申·石(上鞏下石)
- 至冷淡中參古意,極高明處見南枝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古洪周君會梅閣
- 虹影初消雨腳收,憑高聊復散牢愁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郡樓九日
- 直作黃紬紋錦看,日高睡穩不開門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謝惠楮衾
- 月當分手夜,分外冷高秋。 -- 出自清·顧夢游·送邢孟貞還石臼
- 荻港東邊板子磯,秋高日見雨霏霏。 -- 出自清·張養重·板子磯
- 云愁海思天蒼蒼,風高木落鴻雁翔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短歌行
- 稍添汪汪陂,漸淹高高臺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蔡州三首
- 清境造已極,更上最高處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奉酬李時發岳麓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