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9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空遺散人傳,千古見高情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經松江陸龜蒙舊居
- 露冷小池荷減綠,風高幽砌菊添黃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暮秋
- 疏鐘沈杳靄,群木落高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遇貞師歸四明山
- 兩朝欽至業,四海仰高名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經誦慧僧錄影堂
- 古柏凌寒霜,皓月當高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趙璞
- 階閑移短影,窗冷值高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讀楞嚴經
- 此景樂閑情,何人識高趣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
- 已能穿永巷,更欲拂高樓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螢
- 勞薄可甘先蘭舌,爵高還許戴劉冠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舊將
- 欲寫微詞托歸雁,風高嶺闊又經年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此夕
- 精誠懷皎日,悲憤貫高旻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秋浦會遇
- 疏桐凋晚日,孤扇避高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憩河陽郡齋三首
- 荒城樓堞少,野色偏高低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早春北亭見城隅荒寂
- 悔倚危欄望夕霏,臨高無事亦依依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晚坐高明臺
- 三楚風煙會漢津,憑高倦目此城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春霽漢南登樓望懷仲氏子京
- 菡萏本無染,紛華共高謝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山五題·題白蓮庵
- 六經掛東壁,三史束高閣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安道登茂材異等科
- 無人來遠渡,盡日上高城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秋日登南城臺
- 使君少仁智,賴得會高吟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中湖
- 忽逢孤絕處,千丈崒高崖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王君行丈挽詩
- 莫向西風怨雨寒,登高元自不須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重陽值雨
- 兩途一未遂,痛飲復高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十九日道中次韻酬寄羅鄂州
- 豈有經世人,而當話高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總領陳大卿告老二十韻
- 上到山頭十八盤,貪高不計足心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鹿門山絕頂升云亭
- 相呼乘大廈,抱出送高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韻為十六弟壽
- 賴有北鄰富,垣墉岌高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北窗詩
- 低頭聊小忍,唾手即高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徐一之從智子行
- 院中何所有,書冊滿高樓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陵為瀏陽柳氏作云山書院歌
- 不知廣源洞里儂智高,何似仇池頂上楊難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李邕州
- 客去我自寐,悠然夢高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中秋不見月
- 昔我得官時,悠然但高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得句
- 策杖過短壑,蠟屐登高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和斜川詩二首
- 上人峨嵋秀,冥冥聳高風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
- 自然俯仰中,山水見高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蒙蔡藏用惠古風一軸嘆仰不足輒賦病桐書為謝
- 贈言詞亦貧,無以掃高誼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王道元運判致政歸潛皖
- 雪中興盡酒船空,境高地勝何由俗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倚吟閣
- 晨氣霧露除,初日照高閣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曉登靈梵寺閣二首
- 閉戶長春草,日晏獨高眠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春晝睡起偶書二首
- 九夷儻可歸,吾愿從高鳥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上分水嶺
- 野曠自然傷遠目,天高聊復送飛鴻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從劉待制游中梁山寺
- 人世足埃氛,山林有高躅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石井
- 草白露初曉,好鳥啼高林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村居早出
- 事去節闌春草積,乘高一望獨遲回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寄題清孝庵
- 其靡如弱植,而凜有高致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南岳圣業寺禹柏
- 詞鋒一當百,鵰鶚橫高秋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陳彌高
- 他時重逢迎,洗耳聽高論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鄉人宗旨上坐
- 梧竹風來玉枕涼,月高偏愛占華堂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扇
- 松壺梅并插,投醉且高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飲呈葉司戶
- 霙疎雜霰濕,未暇未高低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往逸村雪中上船
- 梅風落葉窗,我固傍高潔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徑山綽上人寄新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