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高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惆悵故交埋玉處,高名千古共岧峣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百步尖
- 終焉不碌碌,泰華高崚嶒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姜子謙丞於潛
- 聽履辭榮反舊廬,高堂燕坐每申如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樓尚書赴詔
- 雙槳徘徊枌社日,高牙搖曳剡溪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曾孝宗·送越帥程公辟
- 上有千尺崖,下有高樹林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出心原
- 下視小區(qū)邑,上視高蒼穹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登圣山
- 弄柳乘風(fēng)興未盡,高歌一曲日西歸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沐浴
- 不忍同世濁,深山高結(jié)廬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有感
- 清泉界中道,亢若高門闢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龍門巖
- 斬蛟橋北玉樞府,高樹連云第一家。 -- 出自宋·張監(jiān)·題荊溪圖
- 新梢便有凌云勢(shì),高出墻檐掃落花。 -- 出自明·張簡(jiǎn)·題云林竹
- 春風(fēng)滿袖折花回,高臥云間百尺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張經(jīng)·次鐵厓先生韻
- 白雪陽春雖寡和,高山流水有知音。 -- 出自宋·張景脩·石橋
- 鄉(xiāng)關(guān)斷過雁,青山高嵳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庭下草
- 流轉(zhuǎn)不恨憐已久,高詠取正今逢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張縯·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(fēng)二十五韻
- 使人復(fù)睹尚書郎,高堂素壁生輝光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題趙原臨高尚書山水小幀
- 秦弊于今未息肩,高蕭從此法相沿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送蘇修撰赴闕四首
- 十年插柳枝,今與高樹齊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寓興十首
- 內(nèi)史名題古釣臺(tái),高風(fēng)凜凜勢(shì)崔嵬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八景
- 何處著詩豪,白云高更高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和朱水鄉(xiāng)韻
- 我愛清廟瑟,人吹高門笙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即席點(diǎn)韻賦方硯
- 力此久病身,試上高高亭。 -- 出自宋·趙必愿·秋高亭
- 一窗奧明具,萬象高下寬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岳麓寺
- 花在隔籬明,鵑於高樹泣。 -- 出自宋·趙善信·南郊即景
- 遠(yuǎn)近征帆歸別浦,高低漁網(wǎng)掛斜陽。 -- 出自宋·趙時(shí)遠(yuǎn)·鶯脰湖
- 此景元來已不凡,高人那更說塵寰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泳·偶侍郡侯游群玉浪吟二絕聊記歲月時(shí)淳佑乙巳
- 峭峰斷續(xù)天容缺,高壘縈紆地勢(shì)慳。 -- 出自宋·折彥質(zhì)·超然亭
- 幽鳥間關(guān)變新哢,高花亂旋飛斜紅。 -- 出自宋·鄭伯玉·綠野亭
- 新秧未插水田平,高低隴麥相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谷城山松隱巖
- 弓旌已陳跡,泉石高余音。 -- 出自宋·鄭寅·夾漈草堂
- 忠州學(xué)業(yè)真無負(fù),高廟神靈固有知。 -- 出自宋·仲訥·送唐御史
- 華堂迥出復(fù)出城高,更買鄰園徹古壕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西園堂榭落成種植畢工偶成口號(hào)十首呈參政張
- 衡岳山頭喚下來,高人不肯住蓬萊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送項(xiàng)倅
- 生平不肯負(fù)所學(xué),高潔清風(fēng)自凜如,逆孺殿巖辭特薦,暱交戚畹絕私書。 -- 出自宋·朱黼·挽陳有功
- 纖手清閑理瑟工,高樓半在碧云中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貧女
- 淮山眼見詩人慣,高筑詩壇汗漫游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送李敬則之升揚(yáng)
- 大雅篇章無弟子,高門事業(yè)有公卿。 -- 出自宋·朱京·題清芬閣
- 寄詩徑中人,采時(shí)高著眼。 -- 出自宋·朱元升·采藥徑
- 此邦物色吟成畫,高謝山中景致嘉。 -- 出自宋·朱真人·題化龍山
- 亭亭颯繽紛,出岫高飛翔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山上有白云
- 奇跡昔年傳堊帚,高名他日壓烏布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宋嘉言雅善飛白一日書八字貺予因成長句謝之
- 獨(dú)支瘦竹身猶健,高入重云地忽平。 -- 出自元·黃溍·上巖寺訪一公
- 云表銅盤挹露華,高城涼冷咽清笳。 -- 出自元·迺賢·秋夜有懷明州張子淵
- 九靈眇何許,連峰高不極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望九靈山
- 寶劍夫容拂秋月,高歌對(duì)酒聲哽咽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放歌行贈(zèng)宋君(仲溫。辛丑)
- 老身迂懶無迎送,高臥從人話隱淪。 -- 出自元·葉颙·述懷
- 鶴盤松頂,松下坐高人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滿庭芳·山色*藍(lán)
- 清樽自對(duì)叢花發(fā),高枕無如啼鳥何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自題前山草堂
- 霽景散林氛,徙幕高明位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雨久
- 近闕木魚傳警切,高樓銀箭滴愁長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館中冬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