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7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澹庵眼似坡仙高,眇視軒冕如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胡文昌和東坡子由彭城月詩并綠澹庵新州以所
- 年老人皆敬,名高道自尊。 -- 出自宋·程中山·寄梅山廣文先生
- 憶昔初經(jīng)營,登高忘蹩跛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傍家東北有山曰紹地余幸得之規(guī)以素莊也
- 政熟元無譜,書高別有評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蔣堯仁監(jiān)簿挽詩二處
- 水深蛟龍集,山高虎豹蹲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簡范經(jīng)歷
- 理學(xué)通深藝學(xué)高,一官俄逐盛年拋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吳狀元史泳挽詞
- 住僻宜玄晏,門高聚郄詵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陳民表挽詞
- 壯肌無身宰樹高,壯懷有弟樓名大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楊子京益壯樓
- 或戍削如城堞高,或森列如刀劍銳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遡蛺詩
- 四面周曹步轉(zhuǎn)高,心領(lǐng)目擊紛可喜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月湖新得浮石巖
- 云淡楚天闊,風(fēng)高湘水秋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別長沙驛渡
- 拚老工詩恨不高,苦心錯玉與礱刀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奉答張文潛戲贈
- 參橫月轉(zhuǎn)與天高,歸士飛心憶大刀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和文潛嘲無咎夜起明燈誦予詩
- 我來沆碭千崖高,溜雨萬丈聲蕭騷。 -- 出自宋·董與幾·題澹山巖
- 乃迎芳俎,以度高明。 -- 出自宋·竇儼·建隆郊祀八首
- 風(fēng)快應(yīng)難挽,云高徑欲侵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戲賦段橋風(fēng)箏
- 黃槐白紵秋風(fēng)高,借君彈壓添顏色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韻
- 八月九日秋風(fēng)高,金丹變化乘飄飄。 -- 出自宋·杜去輕·香入云亭為高子章賦
- 作尉窮谷僻,官高何足論。 -- 出自宋·杜汪·集工部句題暖谷
- 高亭臨極巔,登高宜新晴。 -- 出自宋·杜子是·集元刺史句詠寒亭
- 淺陋微邦望不高,偶同齊晉會蟲牢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昨幸甚得見子玉教授丈得一論其說出于訂頑克
- 冥搜竊嘆眼俱高,我欲還家備百牢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寵示佳章輒繼嚴(yán)韻仰酬盛意
- 卓立三峰萬仞高,依然兄弟并雄褒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壽季章大參相公
- 工詩或拙文,文高詩或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至今會心人,仰高醉中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醉吟五首
- 道喪文趨刻,談高學(xué)類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不寐十首
- 井滿瓢堪汲,船高樹可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
- 江湖流輩互相高,刻楮搏沙漫自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子游近詩復(fù)次前韻二首
- 瞻紫陽山日仰高,此翁暮景亦云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胡子游學(xué)二首
- 歷險(xiǎn)極可畏,升高宜少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門外葵花一丈高,詎期端午更綿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
- 客思忽不樂,登高臨大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高臨大江
- 寨破山無險(xiǎn),田高水亦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二十六日雨后添嚴(yán)軍南擊賊寨
- 三高之中去一高,似于人物太渭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湖空蒙圖
- 西門所見石筍高蹲,欲募壯士擲天外,使人不疑見本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
- 所化神如在,名高志未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袁興國挽詞二首
- 初上似登塔,忽高都見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小樓
- 風(fēng)吹天河銀浪高,月邊星宿相周遭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次韻時瑞見寄
- 月郎眾星稀,天高萬籟息。 -- 出自宋·高吉·秋窗雜興
- 材大身猶壽,名高分合貧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徐雪江溫日觀老友
- 把酒傷今日,登高憶去年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雨邊對菊
- 吳山遼邈天門高,尺紙輸忠氣自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當(dāng)可臺鄧士將赴類試作詩餞之因效其體
- 竹里清飚泛,山高翠靄蒙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凌虛臺
- 良夜沈沈桂樹高,興發(fā)卻嗟清影駛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靜為韻分得避字
- 綺麗世所欣,崇高物恒忌。 -- 出自宋·郭昭乾·述懷二首
- 霜落川原淡,風(fēng)高木葉丹。 -- 出自宋·何偁·臞庵五首
- 語妙元次山,名高陶別駕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題陽華巖
- 天近風(fēng)轉(zhuǎn)清,地高日難晚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高峰山
- 長嘯兩三聲,天高秋月白。 -- 出自宋·侯延慶·詩一首
- 凄涼指日秋風(fēng)高,愿更同來寫心曲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和江子玉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