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7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紫帽山顛秋色高,刺桐城頭風怒號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賀呂守用中
- 殘書讀盡,袖手高吟清詠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感皇恩·一雨一番涼
- 露重鮫珠濕,天高奩鏡空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觀荷
- 恢網疏不漏,蓋高卑聽視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
- 文武中興相,名高北斗南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李丞相挽詩三首
- 溜險時依壁,源高半隔云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瀑布
- 杳杳盡寒色,乘高望更迷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春望
- 客浦舟凝滯,憑高識楚鄉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望楚
- 野迥寒烯照,樓高暮雨昏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雨帳云屏,一枕高唐夢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點絳唇·楊柳腰枝
- 未如授簡,先將高興,收歸妙句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龍吟曲/水龍吟
- 太湖風卷浪頭高,錦柁搖搖坐不牢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
- 太肖風起浪頭高,錦柁搖搖坐不牢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欲攜斗酒,怕上高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憶秦娥·水悠悠
- 嗟倦客、又此憑高,檻外已少佳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鶯啼序 重過金陵
- 洞庭過了浪猶高,河伯欣然止怒濤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長沙
- 吳苑雙身,蜀城高髻,忽到柴門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翦丹云
- 道人如青松,孤高不成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人言韓孟才相高,欲將詩骨追詩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秦壽之見贈三首
- 力勝榴花酒,功高雀舌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雪和袁望回三首
- 浮云卷盡秋天高,月光照水翻金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教授顏端行出示所和老杜曲江章因次韻
- 計臺二三友,才高工撥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
- 三杯酒罷月已高,短棹扁舟還獨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漁村落照
- 獸爐煙動彩云高,秋聲拍碎紅牙板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歸朝歡·云表金莖珠璀璨
- 空憶蘭臺,公子高唐句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蝶戀花·十二峰前朝復暮
- 連峰疊巘極目,高下與云平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水調歌頭·山色望中好
- 好風清露,碧梧高竹,нн涼氣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龍吟·九秋白玉盤高
- 向水邊、明秀倚高峰,平生足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江紅 安樂巖夜酌,有懷恒陽家山
- 悲哉秋氣,覺天高氣爽,澹然寥*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大江東去 送楊國瑞西行,兼簡仲宣生
- 馳傳自青天,憑高憶往年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登岳陽樓
- 神安形不凋,跡高行自潔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早春對雨寄懷張外史
- 風瀟瀟,易水波,高冠送客白峨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易水歌
- 宮門引虎楊與高,范陽虎勢日咆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腹兒
- 低過不墜蹴忽高,蛺蝶窺飛燕回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蹋踘歌贈劉叔芳
- 孰知王郎氣骨高,聲處箴官執□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王知事遷臺架閣
- 南城不日似云高,城腳愁侵八月濤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杵歌(七首。有序)
- 歌詞自作風格高,合樂鶯聲一時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甲申臘月廿五日初度
- 未容花睡,銀燭高燒,何如晴晝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滿江紅·裊裊東風
- 秋堂露下月出高,起視廄中有駿馬,匣中有寶刀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俠客行
- 地遠柴門靜,天高夜氣凄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夜
- 徙倚平溪館,天高秋氣清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平溪
- 院靜聞疏雨,林高納遠風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雨夜似清溪
- 司馬臺前列柏高,風云猶自夾旌旄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挽王中丞 其一
- 交游惟君年最高,每以連枝勖我曹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陳八參軍
- 銅臺又拆當涂高,夜夜相思渭城月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郊居生銅仙辭漢歌
- 地曠邊聲動,天高朔氣浮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塞下二首
- 我今六十五,仍高破角巾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冢
- 孟潴豪士渤海高,時復峙足如鼎鼐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入蔡河懷徐幼文
- 瑞擬金窗雪,勛高玉井霜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詠冰
- 河曲帆頻轉,波高夢屢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沙河至采石(二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