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6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寒光萬頃淡高秋,粉壁朱欄凈客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練江亭
- 淑氣長三月,高懷自九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王君行丈挽詩
- 積疑茶井實,高恐劍峰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胡撫干雪詩每句寓再字仍用汝陰詩禁
- 山前福巖寺,高下得要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福巖寺
- 棋逢要路方高著,馬得亨沖定軼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任安道生日
- 若容跛鰲追高步,勿卹驅塵小作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前韻謝王主簿二首
- 玄思入秋骨,高情渺天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九月十日獨游鐘山
- 今年看我亦高飛,明年上林兩黃鵠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詩
- 武昌城頭起高閣,下見二江爭一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鄂州吳少保南樓
- 品題道骨誰高下,著莫清香似有無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梅蠟梅同賦
- 稍善知醫似高子,敢云稱病學留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和病起韻答曹仲明
- 也知無鬼瞰高明,紙閣中間萬事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紙閣
- 追隨春服攀高駕,指點雩童問去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至齋詩為劉知錄作
- 蒼頭盧兒從高蓋,傳呼不到門巷幽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贈張圣言畫柯山圖
- 后來世外有高禪,凜凜蘭摧并玉折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明師見和梅詩再用韻兼奉送還福唐
- 一峰秀色何高寒,更以木杪橫飛欄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寄題真州扃岫寺
- 空門龍象道高升,坐使山川勝氣增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姜山通阇黎真骨歸塔以詩送之
- 終尋汗漫游,高舉九霄外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王道元運判致政歸潛皖
- 我家峰頭最高層,落葉蒼苔不可登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南巖悟禪老見于山中烹玉糝羹
- 松巔負殘雪,高映寒食輝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雜興效阮步兵
- 自古節士中,高情復安有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九日三首
- 一夜春風入高柳,怳如身在海濤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
- 峻節推邦直,高風從佞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人赴闕
- 疏柳搖斜日,高梧轉晚陰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次韻太守會宜休亭二首
- 折簡索我詩,高詠慚南金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景溫筠居
- 禾黍滿平川,高低動殘日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秋日訪野人
- 時到湘西寺,高臺得暫憑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行子禮漕湖南
- 芽生僅盈壇,高風成九畹。 -- 出自宋·薛季宣·種蘭
- 峰頭樓合相高下,水底魚龍自吐吞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過小孤山
- 對花酌老仙,高致方能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雪菊
- 清時未放徒高臥,半世何為故倦游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寄題薛象先新樓
- 方將屬耆英,高舉出埃塕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國子監丞顏幾圣提舉江東分韻得動字
- 甘盤夢不入高宗,四皓莫知其所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沈帥
- 不知此是登高否,為問慈恩塔上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重陽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見招
- 公詩寄興多高遠,早悟色空香不染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芍藥呈韓文
- 短世相逢晚,高樓欲下遲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贈李君玉
- 別來今十年,高誼驚絕俗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季子游瑯邪
- 齒冰骨玉兩高寒,禪病詩魔俱辟易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與北山長老
- 今歲風雨時,高枝墊艱舉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伯子威子季子雉聞子陸及之時子政家弟輔
- 隱芝庵中有高士,拄杖請來同出邀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簡唐先生谷
- 丹陽賢使君,高誼今所無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曾仲恭侍郎惠酒以偶有名酒無夕不飲為韻謝之
- 堂陛分古始,高卑定常儀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海榴如火發高藂,空斗炎炎烈日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池上
- 冷妨梅早慧,高妒柳輕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對雪
- 好是階前四高檜,枝枝葉葉綴明珠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湖南午坐雨作歸山堂共成四絕句
- 從伊啞羊呼,高厚中沃若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酬铦上人二首
- 菱租魚市仰高詠,乘輿未果隨子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陸編修送月石硯屏
- 幽尋塵土外,高韻笑談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暑中楊伯虎見訪翌日有詩來因走筆次韻
- 何必絕塵世,高潔自永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酌道傍古松下錢王水絕頂微露塔尖聞有僧院名
- 柳柔曳金繩,高下拂我船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呈尤侍郎陸禮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