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6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高唐不是這高塘,淮畔荊南各異方。 -- 出自唐·李和風·題敬愛詩后
- 云間落帆擊高樹,煙外牧牛橫短策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江上
- 山川雖遠觀,高懷不能掬。 -- 出自唐·林披·秋氣尚高涼
- 古陵寒雨集,高鳥夕陽明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句
- 初日長廊下,高僧正坐禪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玉泉寺
- 科占龍頭,名高雁序,好與皇家作鳳麟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壽可行弟,次其見壽韻
- 堪共領歲晚高寒,來成花部新史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玉燭新 題李伯瞻一香圖次韻
- 聽牧唱樵歌,高下從吾譜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人間世,多少高眠巢許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, 熙賦
- 虬枝撐月倚高寒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·虬枝撐月倚高寒
- 閑情湖水闊,高興吳山邃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千秋歲 壽詞
- 丹桂樹、何論高下,紫荊花、早變枯榮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滿庭芳 寒食傷先兄正戲公 共博而守歲,后同
- 長州縣令枉高蓋,短褐巢翁曳雙屨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莫春陪周明府過顧將軍祠下立碑
- 長河飛白雨,高樹灑清風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避雨
- 休瞞我,任官高祿厚,也要些兒。 -- 出自元·舒*·沁園春·閑處如何
- 小蓬萊、煙樹高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唐多令 擬龍洲 錢塘曉渡
- 綠陰桑柘滿高原,白水蒹葭接遠村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貞溪初夏(六首)
- 大田登禾黍,高林收棗栗。 -- 出自·袁華·壽寧庵夜宿
- 殷勤持寄于高士,切莫愁吟兩鬢絲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律詩二首奉寄玉山
- 夜何長,帝車高轉天中央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夜何長三疊寄周參政伯溫鄔僉院本初
- 狂斐言姑及,高明義莫捐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贈別浙省黑黑左丞國寶自常州移鎮徽州三十韻
- 趙公商公暨高李,頡霄漢嗟已矣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任月山少監職頁圖引
- 泥飲悲長夜,高歌憶《大風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常州分省席上(二首)
- 露如如無像,高傲禪天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望海潮·形神俱妙
- 夜深把銀燭高燒,有時更折向、銅瓶斜貯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花犯 題步障亭
- 重重樹杪高高閣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菩薩蠻 山寺夏日
- 山中知味有高禪,采得新芽社雨前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白云泉煮茶
- 嗟君荒嶺外,高臥日蹉跎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次韻答王宗常
- 幽人田中廬,高柳當門前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夜訪隱者家
- 佳聲浩浩占高科。 -- 出自元·智久·鷓鴣天 贊亨公 泰山志卷十八,載長清縣靈嚴
- 人情冷暖共高低。 -- 出自元·胥鼎·阮郎歸 寄李都運有之 中州樂府
- 紙帳綢衾,日高睡起,懶梳蓬鬢。 -- 出自元·景覃·鳳棲梧 以上三首見中州樂府
- 八都山上出高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·八卦分明鋪擺定
- 清香窈裊出高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浪淘沙·事事少相侵
- 王風出了上高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搗練子·名利海
- 我今回首出高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一從攜去上高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燕歸梁·這個修行理最深
- 醮緣感應仗高真,昔年曾有劉高尚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踏云行 時辛酉歲仲冬十有二日,經過大原宅
- 世人愛不愛,高真許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望遠行·令子根苗裔
- 當歸去,慶霄高會,風景向誰夸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上京劉朝真索
- 已曾攜去獻高真,人還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踏云行 詠鐵查山石芝
- 擊雙關、玄門高啟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紅窗*
- 力饒射日,名高為復,到今何濟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水龍吟·宦途馳驟心貪職
- 統眾妙之門,高下無賽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絳都春·心如江海
- 看云峰偃仰,高眠晃然,已到義皇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百寶妝
- 佩蘭近佳節,高第照神州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歌頭 壽時相
- 將軍報書切,高臥起螭蟠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歌頭 送王子初之太原
- 試看取、鳳池高步,佩聲清音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壽康平章用臣
- 倚天望漢臺高,騫騰便到煙霄上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壽陳節齋
- 綠泛蓮波,望高霄漢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感皇恩 壽表弟韓云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