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6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近營大每當高處,更起新堂立美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題黎公照序訓堂
- 遙聞褐吏叩高林,應是雷公催采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晚坐山亭口占
- 須臾出纜系高岸,競以好語相尉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五里三灘
- 畫欄憑曲曲,高竹愛疏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竹閣
- 絕壑迎朱檻,高林拂畫楹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臨阛閣
- 晚后須來上高閣,就中無厭是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平云閣偶作
- 同游有客如高李,授簡惟慚賦峴臺。 -- 出自元·黃鎮成·舟過石門梁安峽
- 昔我同門友,高舉振六翮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
- 愿為雙黃鵠,高飛還故鄉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步出城東門
- 炎官火傘謾高張,心靜何妨五月涼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周備既醉福,高岡始鳴桐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讀史二首
- 廉甚仍知止,高風似孔戣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中奉大夫直徽猷閣致仕邵及之挽詞二首
- 鐘山處士映高霞,止酒惟親睡起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尚長道見和次韻二首
- 亭亭望中塔,高處待重登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馮圓仲吏部出守邛州
- 歐閩后出名高尚,廣蜀先驅品下中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張子儀抑篇荔枝詩韻
- 況將百尺樓,高貯三萬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凍頭王氏藝芳堂
- 前生坐下一高僧,失腳中元自怨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能仁監寺智超為予寫真求贊
- 蕭然維摩幾,高謝桓榮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陸務觀病彌旬仆不知也佳篇謝鄰里次韻自解
- 虞初九百渾高閣,且讀人間本分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贈洪子需二首
- 罷參歸趁日高眠,隨意繙書不計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乙酉歲暮有感三絕
- 有人野服帽高檐,宛如赤壁圖中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正月二十四日早夢乞聰明於東坡
- 蒲團竹幾妙高臺,瞑坐何能放眼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用鍾侍郎韻贈懶谷
- 雙成飛瓊妒高研,引梢搖月分嬋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碧桃曲
- 遠近關梁接,高低閣棧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劍外驢
- 江西老澹庵,高節淇秋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阮亨甫壽樂堂澹庵各一首·澹庵
- 自有農夫已高枕,無勞校尉重橫行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燕歌行
- 惆悵西北風,高帆為誰扇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耿副使歸長沙
- 極浦三春草,高樓萬里心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岳陽樓宴王員外貶長沙(一題作南州有贈)
- 良醼追佳賞,高亭曠遐臨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寄題滁州豐樂亭
- 主郡王士安,高文勇枚賈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延平閣
- 余恩華夏在,高誼古今傾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
- 官艙裘酒自高臥,只話篙師叉手坐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打冰詞
- 層臺聳靈鷲,高殿邇陽烏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登白馬山護明寺
- 腹中無一物,高話羲皇年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成頌非其德,高文徒自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酬李處士山中見贈
- 春山照前屏,高槐蔭內除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崔太祝
- 當暑日方晝,高天無片云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行次田家澳梁作
- 忽乃異群萃,高歌信陵門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舟中別武金壇
- 吾生美無度,高駕仕春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中貽朝校書衡,朝即日本人也
- 良宵清凈方高會,繡服光輝聯皂蓋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張侍御宴北樓
- 傍窺盛德與高節,緬想應無前后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夏侯評事
- 師在西巖最高處,路尋之字見禪關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
- 眾木隨僧老,高泉盡日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雪竇僧家
- 四鄰不見孤高處,翻笑騰騰只醉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吳道隱林亭
- 遠游無定所,高臥是何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將軍莫惆悵,高處是燕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毒氣仍干扇,高枝不立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苦熱
- 從此于門轉高大,可憐子子與孫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
- 大是清虛地,高吟到日晡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天臺道友
- 高步前山前,高歌北山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書陳處士屋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