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6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野鳥啼密竹,高蟬嘒疏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泛西湖
- 淺溝晴后塞,高垅雨馀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郊坰
- 賢子搴丹桂,高才補白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高孺人
- 堅白相非是,高虛目送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笑圖
- 人言此輩宜高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鳳凰閣
- 今年天賜登高地,身在云峰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丁酉重九日宿順昌步云閣絕句七首呈味道明府
- 溪移驛已臨高岸,潮退帆多聚淺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懷安道中
- 奇峰面朝挹,高阜背屈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林容州別墅
- 黃昏一陣雨,高枕聽韶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秋暑
- 猛將親經選,高材近莫倫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漳州送王益統制謫歸時方收峒寇
- 冷貌長如在,高風不可尋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翁通判通挽詞
- 清時未放徒高臥,半世明為故倦游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登薛象先新樓
- 難兄早登第,高風動喬木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隱居山中作
- 一雨郊原綠,高田水過低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一雨
- 頭白不歸來,高議排金門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山房
- 吉士今如此,高穹定若何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焦適道寺丞二首
- 遠訃聞今夏,高談記昔年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呂{左山右客}智直閣二首
- 新亭崛起最高峰,無數遙岑翠掃空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三霄亭和韻
- 倚江楊柳自高下,照水杏花能白紅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三霄亭和韻
- 野橋連寺月,高竹半樓風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越中寺居
- 宋玉逢秋正高臥,一篇吟盡奈情何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寄裴瀾
- 相逢一宿最高寺,夜夜翠微泉落聲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李侍御歸山同宿華嚴寺
- 相逢一宿最高寺,半夜翠微泉落聲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李侍御歸炭谷山居同宿華嚴寺
- 遠寺攜棋局,高亭把灑鐘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張思孺秘校挽詩二首
- 清議誰違者,高風自凜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正肅吳公挽詩二首
- 大第辭京輦,高旌擁塞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夏文州左藏佾
- 是時獨想君高尚,正在山亭弄野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興平原上赤熱因寄永壽同年
- 辭疾不肯至,高風概秋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崔覲詩
- 畏暑事晨役,高原動征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馮氏道中早行
- 雖為鄭昌頌,高嫉掩一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蓋寬饒
- 先生忘勢利,高隱寄中間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何靖山人隱居
- 客去復掩戶,高松下清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靜中吟
- 雞豚已見逐高浪,禾稻應須沒平野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平云閣觀雨
- 吏人休報事,高興正陶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普州三亭·碧崖亭
- 短彴逶迤渡,高檐夭矯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普州三亭·東溪亭
- 勉自報春暉,高堂親發老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楊議卿赴舉
- 亂竹敲風遠,高松過雨涼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夜思寄蘇子平秘丞
- 今日諸君又高會,獨嗟移疾臥西軒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伏日諸群君會玉峰余以病不預作詩寄呈
- 蘚徑踏層斑,高林古木間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漢中城樓
- 師延舊德皆高誼,士集他邦盡久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吳龍圖韻五首·經史閣
- 有人把酒思高節,何處揮毫詠素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吳龍圖韻五首·有懷致政景仁侍郎
- 西城曉日照高嶺,倒搭乾陀入深樾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無演歸成都
- 當時十七樹,高干倚孤巘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天師栗
- 北園山杏皆高株,新枝放花如點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惜杏
- 南枝種府署,高樹立婀娜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彥思惠榅桲因謝
- 游人莫惜酬高直,買取銀蟾一寸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依韻和張推官元夕
- 東園傲吏愛高竹,把卷倚風頭發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雨過側調
- 浩意脫塵土,高懷鏨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玉峰園避暑
- 寡合無如我,高懷少似君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景遜
- 城市壓壓土,高原聊振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郊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