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5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誰家新冢高數尺,又買西家墳上石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雞公壟
- 燕山北起高峨峨,東流易水無停波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賦易水送人使燕
- 昨夜長庚高似月,分明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南鄉子 送劉仲澤壽
- 鵬翼豈從高舉,卷天南地北日升平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木蘭花慢·乾坤秋更老
- 西宮彩樓高插天,鳳凰繚繞排神仙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二月八日游皇城西華門外觀嘉孥弟走馬歌
- 行云易散高唐觀,落葉難平太液池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無題(二首)
- 詩律總推高太史,文章誰繼宋金華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當朝
- 松齋夜拉高僧話,竹簟涼宜醉客眠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夏日城南別業酬林都憲湘南見寄
- 西山中峙高崔嵬,滕王杰閣橫江開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送江端伯之隆興
- 武夷群岫高崔嵬,隱屏直聳天中開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武夷自詠
- 雅意庶同高士傳,不才難望大夫招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伯渾用韻復次
- 河漢亦不高,仰看天四垂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六月五日池上
- 江心石出高崔嵬,水作鏡面無停埃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樂溫舟中作
- 閒思井臼高人宅,懶傍車輿刺史幨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江上春事
- 晚來秋風高,木葉下清夜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
- 留封亦謝,高臥嵩陽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李鄴侯贊
- 區區未飫高山仰,何事征蹄今已東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滕教婦二首
- 遙想登臺高會處,應憐烏鵲正南飛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明·吳下同年會詩
- 眉山鑒裁高難與,網羅九萬摶風羽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讀豫章集成柏梁體
- 天公戲劇高寒上,豈識人間有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張純父霜月三首
- 待得故園高臥日,諸君劍佩一時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與節東歸和同幕送行之作
- 登山莫太高,太高頂難立。 -- 出自宋·陳景肅·懷高東溪二首
- 瀟湘秋氣高,群木禿如指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傅侍郎寒碧十五韻·頌橘
- 殘荷猶結高秋綠,深柳遍含斜日清。 -- 出自宋·陳丕·南池
- 萬卷編抄高似屋,一門師友重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謙·句
- 四面人家高下住,一川煙雨有無間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雨中發崇福院
- 萬里稻粱高興,誰將出入君懷。 -- 出自宋·陳恬·題畫扇
- 幽巖舊榻高人隱,絕頂遺墳古帝蹤。 -- 出自宋·陳網·留題霍山應圣公廟
- 風荷卷水高低綠,煙樹連山遠近青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趙守韻二絕
- 千峰據其高,一覽無馀美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寒食后一日趙國攜具拉游清風峽登一覽亭分韻
- 千古廬山高,白鹿遇亦希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
- 閒中惟有高低枕,老去寧無內外丹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煉丹井
- 笑闖黃冠高切云,前攜后掖互相親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列仙峰
- 昂然氣格高,下視群卉陋。 -- 出自宋·程敦厚·海棠
- 懷人萬古高山仰,剩喜{上攵下寅}緣得再游。 -- 出自宋·程以謙·游涪溪
- 崢嶸廬山高,下看三江水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詠圓通崇勝院
- 嗟彼位兒高,乃爾難自持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山中玩物雜言十首
- 德孤誰愿高,氣寒誰愿清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
- 不見朱樓高到天,鳳簫龍管連朝起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招子昂飲歌
- 履卑懼名高,居群忌行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大名元復初郎中攜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
- 為山不愿高,為水不原深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簡范經歷
- 嚴親不待高官秩,一刻歡娛勝千日,趙郎宦薄母八旬,自采芳甘充俎實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和郭佑之雙桔堂趙母壽時
- 五年已見高逾屋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王丞分惠碧桃樹再賦奉謝
- 石壁百尋高,噀空飛雪濤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龍湫瀑
- 石巖千尺高,曾見坡仙來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九鎖山十詠·來賢巖
- 神仙地位高,使爾司下土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九鎖山十詠·龍洞
- 近識南湖高隱,相望今古同情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賦張以道寒綠
- 翻經夜對高禪請,彩葉晨邀老圃從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同舍問及故山景物用鐘字韻詩以答
- 白蓮尚結高僧社,古木全荒隱士廬。 -- 出自宋·丁仿·碧沼寺
- 當軒疊嶂高還下,傍檻長溪咽復流。 -- 出自宋·東方某·眾樂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