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月斜孤館傍村行,野店高低帶古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南陽道中
- 鷹勢暮偏急,鶴聲秋更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李溟秀才西行
- 三面樓臺百丈峰,西巖高枕樹重重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題華嚴韋秀才院
- 瘦馬頻嘶灞水寒,灞南高處望長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灞上逢元九處士東歸
- 遠書開罷更依依,晨坐高臺竟落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李秀才近自涂口遷居新安,適枉緘書,見寬悲
- 夜吟關月靜,秋望塞云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樓煩李別駕
- 賓御莫辭巖下醉,武丁高枕待為霖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游瓜洲別業,題舊書齋
- 晚來又喜登樓見,一曲高歌和者誰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殘雪
- 客棹春潮急,禪齋暮雪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歲首懷甘露寺自省上人
- 若共心賞風流夜,那比高高太液前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月宮詞
- 好客風流玳瑁簪,重檐高幕曉沈沈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劉員外陪韓仆射野亭公宴
- 旌旆朝天不知晚,將星高處近三臺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大夫邊春呈長安親故
- 自知休沐諸幽勝,遂肯高齋枕廣衢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元員外題升平里新齋
- 鼓角迥臨霜野曙,旌旗高對雪峰寒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贈史開封
- 三畝嫩蔬臨綺陌,四行高樹擁朱門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李舍人歸蘭陵里
- 閶闔回臨黃道正,衣裳高對碧山垂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元日觀朝
- 瀧南始到九疑郡,應絕高人乘興船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欸乃曲五首
- 猶持副節留軍府,未薦高詞直掖垣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奉酬崔員外副使攜琴宿使院見示
- 不掩盈窗月,天然格調高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宿劉溫書齋
- 竹陰行處密,僧臘別來高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甘露寺僧房
- 晴景遠山花外暮,云邊高蓋水邊□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進士顧云
- 歡戚猶來恨不平,此中高下本無情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聲
- 斷行哀響遞相催,爭趁高秋作恨媒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
- 平津萬一言卑散,莫忘高松寄女蘿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奉和仆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
- 削玉森森幽思清,院家高興尚分明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題竹
- 儂家云水本相知,每到高齋強展眉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題刑部李郎中山亭
- 聞說桃源好迷客,不如高臥眄庭柯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
- 天開吹角出,木落上樓高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陜府上姚中丞
- 青桂復青袍,一歸榮一高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許棠歸涇縣作尉
- 梁園山竹凝云漢,仰望高樓在天半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安樂郡主花燭行
- 黃花宜泛酒,青岳好登高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
- 樂奏天恩滿,杯來秋興高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蕭令嵩酒并詩(已下三首,俱賜宴東堂作)
- 深深重幕度香縷,寂寂高堂聞燕聲。 -- 出自宋·程顥·夏
- 一蝗百兒月兩孕,漸死高厚塞九垓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當時戶外風波惡,只得高僧靜處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寺
- 芳草斜陽正柔媚,益知高處不堪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興
- 野客從誰忽解顏,樂聞高論厭樊間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和秘校
- 忽忽勞生歲月催,時偷高跡出浮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登甘露寺閣
- 千株紅杏暖自酣,風引高炬燒晴燥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東園贈周翊
- 龍遺赤日走,天避火云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苦熱
- 況提巨筆乘時出,應有高文與世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錢公輔赴舉
- 只卓來篇不許雙,社壇高處立旌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衡父滿翁
- 但怪佯狂輕去俗,果聞高論足開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崔伯易
- 毛羽人將鶴品流,斜陽高處自遲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鸛
- 襲襲前修與後生,要言高爵是身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襲襲
- 氣連河漢潤,聲到竹松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書事
- 欲過蘇端泥浩蕩,定知高鳳麥漂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
- 仙公風流今幾歲,再托高門瑞當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
- 耿耿虛堂一榻秋,人間高枕幾王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山居
- 天長蒹葭響,水落城堞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步湖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