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為言惆悵嵩陽寺,明月高松應獨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胡居士
- 傍檐蟲掛靜,出樹蝶飛高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閑園書事招暢當
- 擁褐安居南岳頭,白云高寺見衡州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贈衡岳隱禪師
- 白云秋色遠,蒼嶺夕陽高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遇谷口道士
- 木落雁嗷嗷,洞庭波浪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竹筒傳水遠,麈尾坐僧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鄭少府林園
- 云門不可見,山木已應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憶皎然上人
- 少尋道士居嵩嶺,晚事高僧住沃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戲贈韓判官紳卿
- 摩天古木不可見,住岳高僧空得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荊門歌送兄赴夔州
- 星漢夜牢牢,深簾調更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箜篌
- 積潦池新漲,頹垣址舊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江南雜題
- 絕景有誰賞,霧暮閉三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帆落松陵浦
- 菊水清於天水凈,壽山高似東山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風露輕清
- 煙媚鶯鶯近,風微燕燕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歌子·象戲紅牙局
- 明窗凈幾,長做小圖看,高樓笛,盡教吹,不怕隨聲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驀山溪·孤村冬杪
- 不比嶺前梅,問無因、天高水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驀山溪·小山蒼翠
- 文既三冬用,名即三元高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古今三絕
- 文章逾晁董,學擅卿云,高揭聲猷縉紳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洞仙歌·桂風高處
- 飛霞佩,乘龍馭,羽衛入高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尾扇初開明黼座,畫簾高卷罩祥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瑞鷓鴣慢/瑞鷓鴣
- 香凝光不見,風積韻彌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鶴鳴九皋
- 武帝尋仙駕海游,禁門高閉水空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驪山感懷
- 自一而三同祖炁,澄清高上積陽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三清殿
- 地近歡娛遠,天低雨露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長門
- 衡舂困龜魚,白沫丘岳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風篇
- 至此和者才數人,乃知高調難隨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郢州白雪樓
- 新月斜光依約見,夜蟬高樹有時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景彝省闈宿齋二首
- 當時采摘未甚盛,或有高士燒竹煮泉為世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
- 歐陽翰林最別識,品第高下無欹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
- 四序茍迭代,會有秋氣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蔡仲謀苦熱
- 終南下臨長安城,峻欄高檻黃金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和之南齋畫壁歌
- 緬懷所親友,親友皆占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
- 孤鴻飛去鸚鵡洲,寄聲高樓謝黃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江口遇劉糾曹赴鄂州寄張大卿
- 清淮直上水連天,坐看高帆後復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使風船
- 戴經傳自久,漢令著方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學士院試含桃薦寢廟詩擬作
- 泥雖各用有巧拙,巧之高絕非由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酬永叔再示
- 只知遠自窮芳草,不見高人在曲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馬都官春日憶西湖寄陸生
- 鴨腳類綠李,其名因葉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
- 文章世德已能傳,得桂高枝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祖擇之北使
- 燈光遠近疑爭晝,歌韻高低競起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王景彝正月十六夜省宿過景靈街
- 嵇康昔彈廣陵散,商聲高與宮聲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黃莘秘校卷
- 愛公深殿見桃李,長才高詠無能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華內翰
- 漢陵唐太白,始競二雅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示卷
- 長松碧絳入古寺,石上高僧度幾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宣州可真上人
- 嘗為大夫後,欲寫伯夷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華隱士居陳生寄松管筆
- 美羽奇毛有多少,爾身高穩勝他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白鷴與永叔依韻和公儀
- 重來社櫟長,舊寄里門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許州知錄王殿丞
- 飲余晨露吸余風,噪遍高枝為俗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達觀師聞蟬
- 茍生亦何樂,慈母年且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種胡麻
- 旱風赤日吹熱來,大廈高檐任雕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