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1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高處紅須欲就手,低邊綠刺已牽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薔薇
- 高舉摩太清,永絕矰繳懼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群鴉詠
- 高人莫歸去,此處勝蓬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嘉興縣內(nèi)池閣
- 高節(jié)何曾似任官,藥苗香潔備常餐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會稽張少府
- 高節(jié)雄才向何處,夜闌空鎖滿池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經(jīng)故侯郎中舊居
- 高風(fēng)吹越樹,細(xì)露濕湖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鏡公
- 高人坐臥才方逸,援筆應(yīng)成六出詞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雪寄喻鳧
- 高情不與俗人知,恥學(xué)諸生取桂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獻(xiàn)王大夫
- 高堂老母頭似霜,心作數(shù)支淚常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行路難·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
- 高奇章句無人愛,澹泊身心舉世嫌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高于寶月月,誰得射雕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覽皎然渠南鄉(xiāng)集
- 高碑說爾孝應(yīng)難,彈指端思白浪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曹娥碑
- 高高歷山,有黍有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壽春節(jié)進(jìn)堯銘舜頌二首·舜頌
- 高秋半夜雨,落葉滿前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夜作因懷天臺道者
- 高宗多不寐,終是夢中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劉相公見訪
- 高士高無敵,騰騰話入燕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幽州
- 高名當(dāng)世重,好句逼人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棲白大師二首
- 高步前山前,高歌北山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書陳處士屋壁二首
- 高吟多忤俗,此貌若為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寄高蟾
- 高淡清虛即是家,何須須占好煙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野居偶作
- 高步南山南,高歌北山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陶種柑橙,令山童買之
- 高吟千首精怪動,長嘯一聲天地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鐘陵陳處士
- 高低舊雉堞,大小古墳塋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高高峰頂上,四顧極無邊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高處營巢親鳳闕,靜時閑語上龍墀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鵲
- 高寺懶為攜酒去,名山長恨送人游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游江南水陸院
- 高義盡招秦逐客,曠懷偏接魯諸生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隰州新驛贈刺史
- 高閣正臨夜,前山應(yīng)落暉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野寺
- 高在酒樓明錦幕,遠(yuǎn)隨漁艇泊煙江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詠燈
- 高閣群公莫忌儂,儂心不在宦名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此翁(此后在桃林場)
- 高情自古多惆悵,賴有南華養(yǎng)不材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驛步(癸酉年在南安縣)
- 高燒紅燭點銀燈,秋晚花池景色澄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高柯細(xì)葉動颯颯,乍聽幽飗如有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裴秀才松石障歌
- 高人心,多越格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鄭容全成蛟形木機(jī)歌
- 高友朗詠樂其中,行住四儀皆道意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花石長枕歌答章居士贈
- 高秋日月清,中氣天地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高月當(dāng)清冥,禪心正寂歷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豆盧次方
- 高枝不知幾萬丈,世人仰望徒攀援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寓興
- 高逸雖成性,弓旌肯忘招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沈居士還太原
- 高城戀旌旆,極浦宿風(fēng)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顏使君清明日游,因送蕭主簿
- 高論讓鄒子,放詞征屈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雜興六首
- 高窗正午風(fēng)颯變,室中不減春天寒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桃花石枕歌贈康從事
- 高明依月境,蕭散躡庭芳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
- 高墉暮草遍,大樹野風(fēng)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李洗馬入余不溪經(jīng)辛將軍故城
- 高歌風(fēng)音表,放舟月色間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袁使君送陸灞卻回期道寺院
- 高舂濛濛,日夕之容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浮云三章
- 高逸詩情無別怨,春游從遣落花繁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如獻(xiàn)上人游長安
- 高臥洞庭三十春,芰荷香里獨垂綸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洞庭隱
- 高閣晴江上,重陽古戍間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韋湛判官
- 高城落日望西北,又見秋風(fēng)逐水來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郢城秋望